做产品不懂用户?教你两步搞定用户画像和快速建模
咱做产品的,天天挂在嘴边的就是 “用户”。但你真的知道用户想要啥吗?为啥有的功能上线没人用,有的页面用户一看就划走?其实核心就俩字:懂用户。
今天就用大白话给你讲讲,中小企业的产品经理该咋做用户研究 —— 不用复杂工具,不用耗几个月,两步就能搞定用户画像和快速建模,让你的产品决策更准、需求抓得更透。
一、先搞懂:为啥非得做用户研究?
可能有人觉得:“我凭经验猜也差不多啊!” 但真不是这样。尤其咱们中小企业,没专门的用户研究部门,产品经理就得自己扛这个活儿 —— 因为用户研究是做需求分析的 “地基”,和市场分析、竞品分析一样重要。
它的作用主要有俩:
1. 帮你做对产品决策
就拿聚美优品举例子,他们研究后发现,18 岁、25 岁、38 岁的女生是核心用户。所以 APP 引导页就专门针对这三个年龄层说话:18 岁说 “你可以素面朝天”,25 岁说 “也可以保持优雅”,38 岁说 “也可以爱上岁月沉淀的自己”。你看,用户一打开就觉得 “哎,这说的是我啊”,认同感不就来了?
要是没做研究,瞎写一句 “大家快来买啊”,效果肯定差远了。
2. 帮你挖出用户没说出口的需求
用户有时候自己都不知道想要啥。比如新人产品经理,他们逛社区时总看别人的作品,表面是 “学经验”,其实深层需求是 “想被认可”。这时候设计个点赞、积分功能,一下子就戳中痛点了 —— 这就是用户研究的魔力,能帮你从 “表面行为” 挖到 “底层需求”。
二、用户画像:给用户画个 “简笔画”
提到 “用户画像”,别觉得有多复杂。不是让你列几百个标签,搞成 “用户百科全书”(那是传统调研玩的,咱互联网产品讲究快,用不上)。咱们要的是简单、精准、和产品相关的 “简笔画”。
怎么画?抓三个核心维度就行:
1. 基本信息:用户是谁?
就是姓名、性别、年龄、学历、出生地这些。但记住:只留和产品相关的。
比如做教育 APP,就得重点记学历(小学生家长和大学生需求肯定不一样);做婚恋 APP,就得盯着婚姻状况;做职场社区,年龄和职业就很关键。
2. 喜好和习惯:用户喜欢啥?
比如用啥手机、爱听啥音乐、看啥电影、多久旅一次游…… 这些看似零碎,其实和产品功能强相关。
比如做旅游 APP,就得重点记用户 “一年出去玩几次”“喜欢自由行还是跟团”;做音乐社区,就得关心 “爱听民谣还是摇滚”“有没有付费听歌的习惯”。
3. 行为和场景:用户咋用你的产品?
记录用户用产品时的典型行为和场景。比如:
- 是 “上班摸鱼时刷”,还是 “晚上睡前看”?
- 是 “遇到问题才来搜答案”,还是 “没事就来逛一圈”?
举个例子:给产品经理社区画用户画像
姓名:郭鑫年(随便起的),25 岁男生,本科,互联网公司做产品策划,月薪 7000。
行为:刚上班,总逛社区看别人的经验,想快点提升。
场景:上班时偷偷学,遇到专业问题就来提问。
从这画像里还能挖出隐藏需求:月薪 7000,肯定想升职加薪,所以社区可以多更 “升职攻略”;新人需要认可,那就加个点赞功能 —— 你看,画像一出来,运营和设计方向就明了。
三、快速建模:3-6 个因子搞定用户模型
有时候产品要迭代,或者加个新功能,没时间慢慢画详细画像咋办?那就用 “快速建模”—— 通过几个关键 “因子”(就是用户的属性),快速搭出用户模型。
步骤超简单,分四步走:
1. 先假设一个 “模糊人群”
比如你做个汽车类 APP,先猜 “可能是对汽车感兴趣的人”。不用准,先有个方向,后面可以调。
2. 挑 3-6 个 “关键因子”
因子就是能影响用户需求的属性,比如年龄、收入、职业、家庭情况。
还是汽车 APP 的例子,一开始选了 “年龄、性别、收入、职业”,后来发现 “有没有孩子” 也很关键(有孩子的家庭更想买车),就加上了 —— 这就是找因子的过程,挑那些对需求影响最大的。
3. 组合因子,搭出典型用户
给每个因子定个范围,组合起来就是具体用户了。比如汽车 APP 可以搭出三类:
- 学生:24 岁以下,没收入
- 职场新人:25-30 岁,月入 8000-20000,经理岗
- 资深人士:30-40 岁,月入 15000-30000,高级经理
这样一来,不同用户的需求就清楚了:学生可能就想看看车评,新人可能在纠结买第一辆车,资深人士可能想换豪车。
4. 用数据验证,随时调整
最关键的一步!模型不是一成不变的。
还是汽车 APP 的例子,一开始按 “汽车爱好者” 做了个 “改装车模块”,结果发现用户根本不爱看,反而是 25-40 岁有购车需求的人最多。赶紧调整:把 “改装车” 挪到次要位置,新增 “提车汇总”“分析购车”“预约试驾” 这些功能,结果浏览量立马上去了。
所以说,快速建模的核心是 “先假设,再验证,随时改”,别指望一次就做对。
最后说句大实话
做用户研究、画用户画像、搞快速建模,不是为了 “高大上”,而是为了让咱们少走弯路。中小企业产品迭代快,更得靠这些方法抓准用户 —— 毕竟资源有限,可经不起瞎试。
记住这俩核心:
- 用户画像是 “简笔画”,抓和产品相关的关键信息就行;
- 快速建模靠 “因子”,3-6 个就够,关键是用数据不停调。
下次做产品前,先花点时间画画用户、搭个模型,你会发现:原来用户想要的,其实没那么难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