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问世以来,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重要阶段。ENIAC使用了18000个电子管,每秒可以进行5000次加减法运算,但体积庞大,造价昂贵。计算机的发展根据其所用逻辑元件的不同,可大致划分为四代。 第一代计算机(1946年~1955年)以电子管为逻辑元件,内存储器采用水银延迟线或静电存储器,以及磁芯,外存储器包括纸带、卡片、磁带等。其运算速度大约为每秒几千次到几万次,程序设计语言包括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这一代计算机主要应用于科学计算,体积庞大,造价高昂,速度较慢,代表机型是ENIAC。 第二代计算机(1955年~1964年)的核心是晶体管,因此这一时期也被称为晶体管时代。其特征为磁芯主存储器、磁盘或磁带外存储器,运算速度可达每秒几十万次。软件方面,ALGO 60、FORTRAN、COBOL等高级编程语言开始投入使用,计算机的应用领域扩展到事务管理及工业控制。 第四代计算机(1971年~现在)以微处理器的发明为标志,计算机发展进入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应用时代。半导体芯片集成度更高,运算速度可达到每秒几百万次到上亿次。操作系统不断完善,应用软件大量涌现。计算机系统结构方面,出现了分布式计算机、并行处理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标志着计算机进入网络时代。 微型计算机,作为第四代计算机的一种,发展亦分为五个阶段。第一代是1971年开始的4位微机,第二代是1973年开始的8位微机,第三代是1978年开始的16位微机,第四代是1981年开始的32位微机,第五代是1993年开始的64位微机。微型处理器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计算机技术的进步,性能价格比大幅提高,多处理机技术在大型机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计算机的分类方法众多,按照1989年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的科学巨型机委员会的报告,计算机被分为巨型机、小巨型机、主机、小型机、工作站、个人计算机等六类。 计算机的特点包括运算速度快、计算精度高、具备记忆和逻辑判断能力,以及可靠性高和通用性强。这些特点使得计算机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它的应用范围日益广泛,涵盖教育、科研、工业、商业、医疗、通信、娱乐等多个领域,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计算机的出现和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飞跃发展。

























剩余67页未读,继续阅读


- 粉丝: 2958
我的内容管理 展开
我的资源 快来上传第一个资源
我的收益
登录查看自己的收益我的积分 登录查看自己的积分
我的C币 登录后查看C币余额
我的收藏
我的下载
下载帮助


最新资源
- 网络营销的市场分析.pptx
- 电气系统安全讲座.ppt
- 经管系课程实训报告网络营销实训报告.doc
- 网络综合布线系统与施工技术(0007).pdf
- 最新田源基于单片机的电子闹钟设计.doc
- 京东商城软件需求说明书.doc
- 基于 Python 的雅各比与赛德尔迭代法图形化解方程组实现
- 物流项目管理复习题.doc
- 综合布线技术与工程实训教程3综合布线系统的传输和连接介质.pptx
- 基因工程综合练习题.doc
- 软件工程数字媒体与游戏邹昆2016.ppt
- 专升本C语言程序设计试卷.docx
- 加强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的几点认识和体会.doc
- 申办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含虚拟货币发行)公司业务发展报告.docx
- 装饰装修工程项目管理常用表格.doc
- 项目管理工作内容.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