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嵌入式中文拼音输入法的设计
#### 概述
本文介绍了一种应用于嵌入式系统的中文拼音输入法的设计方法。此方法利用液晶显示模块内置的中文字库及汉字字型码表,实现了一个既高效又节省硬件资源的中文输入方案。这种方法特别适合于对成本敏感的应用场景。
#### 设计背景
随着嵌入式技术的发展,中文输入与显示在各种电子设备中的需求日益增加。当前市场上流行的输入法如诺基亚的T9、摩托罗拉的iTAP和爱立信的字能输入法虽然功能强大,但成本较高,并不适合所有嵌入式设备。因此,研究一种实用且成本较低的中文输入法具有重要的市场价值。
#### 设计思路
本设计充分利用了点阵液晶显示模块内部集成的标准汉字字库(即汉字字型码表)。传统的中文输入法通常需要额外的存储空间来存放汉字的区位码表,然后通过特定的算法将输入的拼音转换为汉字的字型码。但对于已经内置了汉字字库的液晶显示模块来说,这样的过程是可以省略的。设计者可以直接利用液晶显示模块自带的汉字字库,通过建立拼音到字型码的映射关系来确定要输入的汉字,从而大大减少了硬件资源的需求。
#### 硬件要求
- **液晶显示模块**:需要一款带有中文字库的液晶显示模块,例如OCMJ4X8C或SMG12864。
- **微处理器**:例如单片机或ARM等,需要有足够的程序存储空间来存储拼音到字型码的映射表。
- **键盘**:至少需要包含26个字母键、10个数字键、退格键、确认键、PgDn键等。可以使用自制键盘或标准键盘。在嵌入式系统设计中,通常会采用专用的键盘管理芯片如CH451、ZLG7289等来处理按键输入。
#### 软件设计
- **汉字输入过程综述**:
- 在中文字型码表中,汉字字型码的范围是从高字节0xB0到0xF7,低字节从0xA0到0xFF,共包含约6763个汉字。
- 字型码按照拼音的顺序递增排列,不同拼音的汉字对应不同的码段,相同拼音的汉字的字型码则是相邻且连续的。
- 利用这一特性,可以建立拼音与其对应的第一个汉字的字型码之间的等价关系。输入一个拼音后,即可查找并显示与该拼音相关的汉字列表,用户可以通过数字键和PgDn键进行选择。
- **拼音字型码表的创建**:
- 核心问题在于如何由输入的拼音查找到该拼音对应的第一个汉字的字型码。
- 需要分析每个拼音对应的汉字字型码范围。例如,“jing”对应的第一个汉字字型码是0xBEA3,后面依次为“荆兢茎睛晶鲸京惊”。
- 当用户输入拼音后,根据预先建立好的映射表查找出对应的字型码,并将其显示在液晶屏幕上。如果需要输入的汉字不在当前显示的列表中,则可以通过PgDn键滚动显示更多的选项。
- 用户最终选择某个汉字时,系统会计算出该汉字的确切字型码,例如选择“鲸”,则其字型码为0xBEA8。
通过上述方法,设计者不仅能够实现一个高效的中文输入法,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对硬件资源的依赖,使得该输入法非常适合于资源有限的嵌入式系统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