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概论第一章】
本章主要介绍了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基础知识,由宋文广主讲,旨在为学生提供计算机外部设备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学习这部分内容有助于理解计算机硬件的构成,以及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如何进行基本的维护和使用。
1. 计算机外部设备的必要性:
- 课程内容涵盖了学生之前学习过的计算机基础,如《计算机基础》、《电路基础》、《大学物理》和《物理实验》。
- 生活中的常见设备,如鼠标、键盘、扫描仪、打印机等的使用和维护。
- 为未来工作、生活和学习必备的技能,如计算机硬件的简单维护和操作。
2. 计算机的基本结构:
- 冯·诺依曼体系结构:计算机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包括主机和外部设备。
- 硬件系统包括:CPU(控制器和运算器)、内存(RAM和ROM)、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以及外存储器。
- 软件系统则由系统软件(操作系统、语言处理程序等)和应用软件(文字处理、实时控制等)组成。
3. 计算机硬件组件:
- 系统主板:集成电路板,连接所有设备。
- 微处理器(CPU):执行指令的核心。
- 主存储器: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和随机存储器(RAM),其中RAM存储的数据在断电后会丢失。
- 外存储器:如硬盘、软盘、光盘、磁带、U盘,具有较大的存储容量,但存取速度较慢。
4. 总线和接口:
- 总线: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它们分别负责数据传输、地址传输和控制信号的传输。
- 接口:例如USB、IDE、SCSI等,用于连接不同设备。
5. 常见输入/输出设备:
- 键盘、鼠标、扫描仪、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声音输入/输出设备和刻录机等。
6. 硬件系统的基本组成:
- 运算器:执行算术和逻辑运算。
- 控制器:协调计算机所有其他部件的工作。
- 存储器:内存用于快速存取,而外存用于长期存储大量数据。
- 输入设备:如键盘、鼠标等,用于输入数据和指令。
- 输出设备:如显示器、打印机等,用于显示和打印结果。
通过学习本章内容,学生将对计算机硬件有深入的理解,能够识别和操作各种外部设备,以及理解计算机内部数据处理的基本流程。这为后续的软件工程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