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分离技术】是生物工程领域中的关键技术,主要用于从生物体、细胞、组织或发酵液中提取、纯化目标生物分子,如蛋白质、酶、核酸等。本复习题集涵盖了一系列相关知识点,主要包括:
1. **高效液相色谱(HPLC)**:HPLC 是高效液相色谱的缩写,是现代分析化学中广泛使用的分离方法之一,尤其适用于大分子和热不稳定物质的分离。
2. **亲和层析**:是一种基于分子间特定相互作用(如蛋白质与配体之间的亲和力)进行分离的技术,特别适合对具有生物学特异性配基的蛋白质进行纯化。
3. **盐析法**:通过添加无机盐来沉淀蛋白质,主要是中和蛋白质表面电荷,破坏水化层,使蛋白质形成不溶性沉淀。
4. **比活力**:在生物分离中,比活力是指每毫克蛋白质的酶活力,是衡量酶纯度的重要指标。
5. **吸附剂**:活性炭、氧化铝、硅胶和磷酸钙等是常见的吸附剂,其中硅胶适合分离亲脂性物质。
6. **酶的特性**:酶的高特异性结合能力使其成为亲和层析中理想的固定相。
7. **脱盐和更换缓冲液**:凝胶过滤色谱可用于这些目的,因为它主要根据分子大小进行分离。
8. **细胞破碎**:高压匀浆法、超声破碎法、高速珠磨法和高压挤压法都是细胞破碎方法,其中超声破碎法适合小量样本。
9. **等电点**:蛋白质在等电点时带净电荷为零,此时在电场中不会移动。人血清清蛋白的等电点为4.64,因此在pH 7的溶液中会向正极移动。
10. **蛋白质分子量的测定**:凝胶层析是一种常用方法,通过分子筛效应来估计蛋白质分子量。
11. **细胞收集**:在基因工程药物的分离纯化中,常用的方法包括超声波破碎、膜过滤等。
12. **离子交换剂的应用**:不适合用于提取蛋白质,因为它们可能导致蛋白质的沉淀或变性。
13. **两性性质**:蛋白质具有两性离子的特性,因其分子中含有多个可解离的羧基和氨基。
14. **蛋白质盐析**:通常使用硫酸铵等试剂,不会引起蛋白质变性。
15. **凝胶色谱分离原理**:基于分子大小差异,较大的分子不能进入凝胶微孔,从而先出柱。
16. **非对称膜**:支撑层提供机械稳定性,不影响分离性能。
17. **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磺酸基团是其活性交换基团,用于吸附阳离子。
18. **离子交换树脂的亲和力**:通常树脂对高价离子的亲和力大于低价离子。
19. **乳化液膜制备**:强烈搅拌有助于形成稳定的乳化液膜。
20. **分子量截留**:Sephadex G-50 可用于分离分子量小于5000的物质。
21. **蛋白质提取**:在初步提取过程中,应避免使用有机溶剂萃取,因为它可能破坏蛋白质结构。
22. **液膜分离**:表面活性剂可以稳定液膜,防止破裂。
23. **离子交换法**:基于静电作用吸附带相反电荷的物质。
24. **真菌破碎**:丝状(团状)真菌适合用珠磨法破碎。
25. **提取溶剂**:萃取剂用于从原料中提取目标产物。
26. **阴离子交换剂**:可交换的离子为阴离子。
27. **分配层析载体**:作为固定相的一部分,影响分离效果。
28. **凝胶色谱分离**:依据分子大小进行分离。
这些知识点涵盖了生物分离技术的基础理论和常用方法,对于理解和掌握生物样品的提取、纯化过程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