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数据库是现代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它基于集合论和谓词逻辑,以二维表格的形式存储数据。本章练习涉及了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完整性规则、数据操作以及关系代数。
1. 对于关系模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D,即不具有连接操作的DBMS也可以是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实际上,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必须支持SQL语言,其中包括连接操作。
2. 关系模式的任何属性应该是不可再分的,即A选项正确。这是关系模型的基础,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3. 表达中不可以作为关系数据库的关系是D,R4(学号,,简历)。因为简历通常包含多段文本,不符合关系模型中属性不可再分的原则。
4. 关系数据库中的码,也叫键,是指能唯一表示元组的属性或属性集合,答案为D。这通常用于区分数据库中的不同记录。
5. 根据关系模式的完整性规则,一个关系中的“主码”不允许为空,因此C选项正确。
6. 在关系数据库中,能唯一识别元组的那个属性称为关键字段或主键,答案是D。
7. 在关系R(R#, RN, S#)和S(S#, SN, SD)中,S#在R中称为外码,因为它引用了另一个关系S的主码,所以A选项正确。
8. 关系模型中,一个码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其值能唯一标识该关系模式中任意元组的属性组成,答案为C。
9. 一个关系数据库文件中的各条记录前后顺序可以任意颠倒,不影响库中的数据关系,因此B选项正确。
10. 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应能实现的专门关系运算包括选择、投影和连接,答案是B。这些是关系代数的基本运算。
11. 同一个关系模型的任意两个元组值可以全同也可以不同,但通常为了数据的唯一性,它们不应完全相同,因此A选项正确。
12. 当对关系R和S使用自然连接时,要求R和S有一个或多个共有的属性,答案是D。
13. 选项A的表达式不成立,因为自然连接会去除重复的属性。
14. 两个关系R和S,分别有15和10个元组,如果进行集合操作,可能出现的元组数目最多是15+10=25,最少是0(例如R-S且S为空集),但不会超过15+10,所以D选项(25,15,0)不可能出现。
15. 取出关系中的某些列,并消去重复元组的关系代数运算称为投影运算,答案是B。
16. 设W=RS,且W,R,S的元组个数分别为p,m,n,三者之间的关系是p<=m*n,因为连接运算可能会产生重复元组,所以最小值是0,最大值是m*n,答案是B。
这些练习题覆盖了关系数据库的关键概念,包括关系模型的特性、键的概念、完整性约束、关系代数以及基本的数据操作。掌握这些知识对于理解和使用关系数据库系统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