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重要课程,主要研究计算机系统中微处理器、总线、接口及外围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接口技术。2009年山东专升本考试的这一真题涵盖了该课程的关键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并行传输**:并行传输是指数据的各个位同时通过多条线路传输,提高数据传输速率。例如,描述中提到的"并行_____就是把一个字符的各数据位用几条线同时进行传输",即指此概念。
2. **波特率**:波特率是串行通信中衡量数据传输速率的参数,表示单位时间内传输的码元数量。题目中提到"串行接口电路的发送器时钟频率为 19200Hz,波特率因子的值为 16",计算得到波特率是19200 / 16 = 1200波特。
3. **ISA总线**:ISA(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总线是早期个人计算机的一种扩展总线,支持16位数据宽度,24条地址线可以寻址16MB的内存空间。
4. **8253计数器**:8253是一种定时/计数器芯片,它有六种工作模式,其中包括计数结束中断、可重复触发的单稳态触发器、脉冲发生器、方波发生器、软件触发的选通信号发生器和硬件触发选通方式。
5. **中断处理流程**:中断过程包括中断请求、中断排队、中断响应、中断处理和中断返回等步骤,确保计算机系统能及时响应外部事件。
6. **判断题**:这部分涉及了数据传输信号分类、查询传送方式、8255A初始化、串行异步通信协议、D/A转换器、串行I/O接口、中断标志位、16位寄存器作用、80386的内存管理以及总线功能的理解。
7. **名词解释**:
- BIU(总线接口单元):负责执行CPU对存储器和I/O设备的访问,处理总线事务。
- 接口:连接微处理器与外部设备的电路,负责数据转换、控制信号传递等功能。
- 中断:CPU暂停当前任务,响应外部或内部事件的过程。
- DMA(直接存储器访问)传送方式:数据直接在设备和内存之间传输,无需CPU参与。
- 总线:系统中多个组件共享的通信路径,用于传输数据、地址和控制信号。
8. **编程题**:
- 第一题涉及8255的初始化编程,需要设置A口、B口和C口的工作模式,以及对C口PC3的复位。
- 第二题涉及8253的初始化编程,设定通道1为方式1,BCD码计数,计数值为5000。
这些题目覆盖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的核心概念,包括总线、接口芯片、中断机制、数据传输方式、以及编程应用,是学习该课程时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