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24学时教程】的第23学时主要关注的是Linux系统中的备份与恢复操作,这对于系统管理员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技能。在进行备份或恢复操作前,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因素: 1. **备份策略**:是否需要制定一个正式的备份计划,例如全系统备份、增量备份或部分备份,以及备份频率。 2. **备份范围**:是备份特定文件还是整个子目录,或者是否需要备份所有系统。 3. **备份周期**:确定备份的频率,例如每日、每周或每月。 4. **归档策略**:长期保存重要文件的期限。 5. **报告与统计**:是否需要备份操作的记录和分析。 6. **介质选择**:软盘、磁带、硬盘、USB驱动器或其他可移动存储设备。 7. **文件格式**:如tar或dump等备份格式。 8. **自动化工具**:使用脚本或手动执行备份。 9. **压缩与加密**:是否需要提高存储效率或保护数据安全。 根据你的系统使用情况(如文字处理、编程、多用户环境等),这些问题的答案会有所不同。例如,仅进行文本处理可能只需要备份特定文件,而进行编程可能需要备份源代码及其不同版本。如果有多个用户,可能需要备份用户目录、密码文件和其他系统设置。 系统规模和存储容量也是选择备份策略的重要因素。小型系统可能适合快速的全盘备份,而大型系统可能需要更复杂的增量或差异备份策略。可更换介质的设备,如Zip驱动器或EZ-Flyer,对于小文件备份是实用的。结合定期备份与长期归档通常是明智的选择。 在第23学时中,还提到了一个名为BRU 2000 PE的备份系统,它是一个商业化软件的个人版本,可用于备份到各种存储设备。尽管它不支持商业版本的所有功能,但对于桌面Linux系统来说已经足够。BRU 2000 PE提供数据校验、错误检测、数据压缩和选择性备份恢复等功能。你可以从官方网站免费下载,并使用RPM或Kpackage等包管理工具进行安装和配置。 通过理解这些基本概念和使用像BRU这样的工具,你可以为你的Linux系统创建一个可靠且适应性强的备份方案,确保在硬件故障或人为错误导致问题时能够快速恢复。记住,备份策略应在问题发生之前制定,而不是之后。












剩余8页未读,继续阅读


- 粉丝: 2098
我的内容管理 展开
我的资源 快来上传第一个资源
我的收益
登录查看自己的收益我的积分 登录查看自己的积分
我的C币 登录后查看C币余额
我的收藏
我的下载
下载帮助


最新资源
- 2020年本科软件工程开题报告(1).doc
- 计算机实习日记范文汇编四篇(1).doc
- 智慧加油站物联网大数据集成项目建设方案.docx
- 关于网络安全保障助力广播电视信息化发展的探讨(1).docx
- 3G时代通信企业管理模式研究(1).docx
- 组态王大型污水处理厂SCADA系统解决方案(1).doc
- XXXX灌区信息化建设项目-设计方案(1).doc
- 编译原理语法制导翻译课件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1).pptx
- 电子商务网站需求分析书(1).pdf
- 珠宝类网站平台项目方案(1)(1).docx
- 结构施工图的主要内容及计算机绘图技巧(1).doc
- 图书管理系统本科学位论文(1)(1).doc
- 推进教育信息化联盟策划研讨方案样本(1).doc
- 计算机个人实习总结(1).docx
- 网站建设合同(合集15篇)(1).doc
- 计算机专业实习报告集合7篇(1).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