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PC2132 串口程序详解**
在嵌入式系统开发中,处理器的选择至关重要,ARM架构因其高效能和低功耗特性被广泛应用。LPC2132是NXP公司生产的一款基于ARM7TDMI-S内核的微控制器,它提供了丰富的外设接口,其中就包括串行通信接口(Serial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SCI),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串口。这个串口程序是针对LPC2132进行设计的,旨在实现有效的数据传输和通信功能。
**一、LPC2132处理器概述**
LPC2132是一款32位的微控制器,具有40个引脚,集成了8KB的SRAM和512KB的Flash存储器。它的核心是ARM7TDMI-S,工作频率最高可达60MHz,支持Thumb指令集,降低了代码大小,提高了系统性能。此外,LPC2132还包含两个串行接口(UART0和UART1),可以用于实现与外部设备的异步通信。
**二、串口通信基础**
串口通信是一种简单而常见的通信方式,它使用一条数据线发送数据,另一条接收数据。在LPC2132中,UART0是一个全双工的串行接口,可以同时进行发送和接收。其主要配置参数包括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和校验位。波特率决定了数据传输的速度,常见的设置有9600bps、115200bps等;数据位一般为8位,有时也会看到5位或9位;停止位通常为1位,有时也选择1.5位或2位;校验位则有无校验、奇校验、偶校验和Space/Mark校验等几种。
**三、LPC2132 UART0配置**
在LPC2132中,配置UART0涉及到多个寄存器的设置,如LCR(Line Control Register)用于设置数据位、停止位和校验位,FDR(Fractional Divider Register)用于精细调整波特率,以及IER(Interrupt Enable Register)和IIR(Interrupt Identification Register)用于中断管理。开发者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对这些寄存器进行初始化。
**四、串口程序设计**
1. **初始化**: 在程序开始时,需要对UART0进行初始化,包括设置波特率、数据格式和中断处理。
2. **数据发送**: 数据发送通过写入UART0的THR(Transmit Holding Register)寄存器来实现,当数据被写入后,UART0会自动将其转换为串行信号并发送出去。
3. **数据接收**: 接收端通过读取UART0的RBR(Receive Buffer Register)寄存器获取接收到的数据。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设置了中断,当有新数据到达时,UART0会触发中断请求。
4. **中断处理**: 中断处理程序负责处理UART0的接收和发送中断,确保数据的正确传输,并在必要时清除中断标志。
5. **错误检测与处理**: 对于串口通信,错误检测是必要的,可以通过检查校验位或者监测通信异常情况来实现。
**五、程序测试与调试**
在实际应用中,开发者需要通过示波器、逻辑分析仪或串口终端软件对串口通信进行测试和调试。确保波特率匹配、数据正确传输、无丢帧现象,并且能有效处理各种异常情况。
LPC2132的串口程序设计涉及硬件配置、软件编程以及通信协议的理解。这个程序经过了测试,应该能够为使用LPC2132进行串口通信的项目提供可靠的参考。在具体应用中,根据项目需求,可能还需要考虑多路串口、流控机制、协议解析等功能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