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rilog_PLI_versus_SystemVerilog_DPI.pdf
在电子设计自动化(EDA)领域,Verilog 和 SystemVerilog 是两种广泛使用的硬件描述语言(HDL)。在软件与硬件交互的过程中,编程接口扮演着关键角色。本文将探讨Verilog的编程语言接口(PLI)与SystemVerilog的直接编程接口(DPI)之间的差异,以及它们各自的优势和适用场景。 1.0 引言 随着SystemVerilog的出现,DPI被引入以替代或补充Verilog的PLI,这引发了一个问题:是否应当继续使用Verilog PLI,还是转向SystemVerilog DPI?本论文旨在分析这两种接口的特点,并帮助工程师做出明智的选择。 2.0 DPI概述 DPI是SystemVerilog引入的一种机制,旨在简化系统级验证中的C/C++代码与硬件模型间的交互。它允许直接调用C函数,并支持数据类型转换,使得混合语言编程更为便捷。 3.0 Verilog PLI能力 3.1 C函数调用 Verilog PLI通过预定义的库函数来调用C函数,如`task`和`function`,并且需要特殊的`begin_call`和`end_call`语句来启动和结束调用过程。 3.2 PLI的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Verilog PLI经历了多次升级,包括添加了用户级任务(UVMT)、并发调用等特性,以增强其功能和灵活性。 3.3 Verilog PLI标准 Verilog PLI标准在不断演进,从最初的IEEE 1364-1995到后来的IEEE 1364-2001,再到IEEE 1800-2005(SystemVerilog),这些标准反映了对更强大接口的需求。 4.0 深入了解SystemVerilog DPI 4.1 DPI导入声明 SystemVerilog DPI通过`import`语句来声明可以访问的C函数,这使得接口定义更为清晰且易于管理。 4.2 函数形式参数 DPI支持多种数据类型之间的自动转换,包括固定长度和动态大小的数组,这在Verilog PLI中通常需要手动处理。 5.0 DPI的优势 DPI的主要优势在于其简洁性和易用性,它可以更自然地映射到C语言,提高了代码重用和可读性。DPI还提供了异步调用和线程支持,适合复杂的并发环境。 6.0 PLI的独特性 尽管DPI有许多优点,但Verilog PLI仍有其独特之处,例如在某些低级别硬件操作中,PLI可能提供更直接的访问权限。此外,PLI在某些特定的工具和平台上的支持可能更为成熟。 7.0 结论 选择Verilog PLI还是SystemVerilog DPI取决于项目需求、团队技能和工具支持。对于需要高效集成C代码,且不涉及复杂硬件操作的项目,DPI可能是更好的选择。然而,如果需要更底层的硬件控制或与现有PLI代码兼容,Verilog PLI可能仍然是必要的。 虽然SystemVerilog DPI在许多方面简化了软件与硬件的交互,但Verilog PLI仍然在特定场景中占有重要地位。工程师应根据实际需求,权衡两者的利弊,以决定最合适的接口技术。























剩余17页未读,继续阅读



- 粉丝: 1
我的内容管理 展开
我的资源 快来上传第一个资源
我的收益
登录查看自己的收益我的积分 登录查看自己的积分
我的C币 登录后查看C币余额
我的收藏
我的下载
下载帮助


最新资源
- 一个使用 Python 编写的天气数据爬虫源码,以中国天气网为例
- 基于双路神经网络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融合原始振动信号与时频图像的多输入方法 · 工业监测 系统版
- C#实现OPC DA到OPC UA的服务器软件转换,解决工业自动化协议兼容问题
- 一个使用 Python 编写的股票新闻爬虫源码,以东方财富网为例
- 基于滑模观测器的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SOC精准估计技术研究
- 医学图像分割-基于扩散模型实现的模糊医学图像分割算法-附项目源码-优质项目实战.zip
- 一个使用 Python 编写的电商产品比价爬虫源码,以淘宝和京东为例
- 自适应死区补偿提升同步电机仿真性能,Matlab 2018版Simulink模型实测表现优异,噪声与低速性能优化
- 混合动力汽车能量管理策略:基于后向仿真的工况分析与Simulink建模
- 单相交直交变频电路设计及其Simulink与Matlab仿真分析 - PWM
- 人工势场与领航跟随的Matlab仿真
- 工业自动化领域交通灯控制系统:MCGS7.7与西门子S7-1200联机编程及38秒周期设置
- 基于MATLAB仿真的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运行影响评估系统
- PCI Express Mini Card Electromechanical Specification Revision 2.0.pdf
- PCI_Express_M.2_Spec_Rev6.0_Ver0.3_Sept21_2023.pdf
- PI3AUX221.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