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课程设计目的
学会用C++语言和数据结构知识实现表达式的解析与计算;学会使用动态链接库技术进行编程;学会编辑、编译、运行MFC应用程序的基本过程.学会MFC可视化编程技术。
二、 课程设计内容与实现的功能
1.C++语言的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循环结构,函数,结构体,指针,MFC可视化编程技术。
2.数据结构中的二叉树数据组织、存贮、后序遍历及其操作。
3. 使用动态链接库进行函数模块的设计,实现计算功能。
4.编程中使用了动态连接库技术; 能实现表达式的输入,解析与计算
三、 系统分析与设计
1、系统分析
应用程序使用DLL可以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隐式链接,另一种是显式链接。在使用DLL之前首先要知道DLL中函数的结构信息。Visual C++6.0在VC in目录下提供了一个名为Dumpbin.exe的小程序,用它可以查看DLL文件中的函数结构。另外,Windows系统将遵循下面的搜索顺序来定位DLL: 1.包含EXE文件的目录,2.进程的当前工作目录, 3.Windows系统目录, 4.Windows目录,5.列在Path环境变量中的一系列目录。
1.隐式链接
隐式链接就是在程序开始执行时就将DLL文件加载到应用程序当中。实现隐式链接很容易,只要将导入函数关键字_declspec(dllimport)函数名等写到应用程序相应的头文件中就可以了
2.显式链接
显式链接是应用程序在执行过程中随时可以加载DLL文件,也可以随时卸载DLL文件,这是隐式链接所无法作到的,所以显式链接具有更好的灵活性,对于解释性语言更为合适。不过实现显式链接要麻烦一些。在应用程序中用 LoadLibrary或MFC提供的AfxLoadLibrary显式的将自己所做的动态链接库调进来,动态链接库的文件名即是上述两个函数的参数,此后再用GetProcAddress()获取想要引入的函数。自此,你就可以象使用如同在应用程序自定义的函数一样来调用此引入函数了。在应用程序退出之前,应该用FreeLibrary或MFC提供的AfxFreeLibrary释放动态链接库。
2、系统设计:
按照系统设计要求,用Visual C++设计和开发一个MFC应用程序---高级计算器。计算器的界面设计、计算功能实现、算式计算和动态链接库的使用等。提交由需求分析:系统设计说明、系统技术文档、系统使用说明书和源程序代码为附录构成的实验报告。
2.1、模块设计:
1. 计算器界面
计算器界面包括主题“高级计算器”和背景图片以及电子日历。在计算区上有显示文本框和数字按钮以及运算符按钮。在计算区上部分有运算模式选择模块和小提示语句。
2. 模块功能简介
系统分为多个模块,分别为计算模块、错误分析模块、界面显示模块和模式选择模块。其中计算模块用来进行各种基本的加、减、乘、除的运算并且显示运算结果;错误分析模块用来进行错误处理;界面显示模块用来美化计算器界面;模式选择模块用来进行运算模式的选择和切换,以实现不同的运算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