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网络技术复习提纲的知识点涵盖了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多个方面,包括计算机的发展阶段、种类、公共配置、指标、应用领域、系统组成、硬件技术特点、软件基本概念、应用软件、编程语言以及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以下是详细的知识点: 1. 计算机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分别是大型机、小型机、微型机、客户机/服务器和互联网阶段。其中,互联网阶段起始于1983年Arpanet使用TCP/IP协议,我国第一条与国际互联网连接的专线建立于1991年。 2. 计算机可以传统分为六类:大型主机、小型计算机、个人计算机、工作站、巨型计算机、小巨型机。现实分类则为服务器、工作站、台式机、笔记本和手持设备。 3. 计算机公共配置包括CPU、内存、高速缓存、硬盘、光驱、显示器和操作系统等。 4. 计算机的性能指标包括位数、速度、容量、数据传输率和版本等,其中速度通常用MIPS(每秒百万条指令)和MFLOPS(每秒百万次浮点运算)来表示。 5.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涵盖科学计算、事务处理、过程控制、辅助工程、人工智能、网络应用等。 6.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硬件系统具有原子特性,而软件系统具有比特特性,两者间存在同步性。 7. 奔腾芯片是32位的,主要用于台式机和笔记本,采用RISC和CISC技术。安腾芯片则是64位的,主要用于服务器和工作站,采用EPIC技术。 8. 主机板由CPU、存储器、总线、插槽和电源组成。网络卡的功能是连接网络与计算机硬件。 9. 软件由程序和文档组成,程序由指令序列构成,文档则是软件开发、使用和维护的必备资料。 10. 应用软件包括桌面应用、演示出版、浏览工具、管理效率、通信协作和系统维护软件等。 11. 软件开发分为计划、开发和运行三个阶段,计划阶段包括问题定义和可行性研究,开发阶段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和测试,运行阶段则主要进行软件维护。 12. 编程语言可以分为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机器语言是计算机直接理解的语言,汇编语言则是一种低级语言,需要汇编程序转换为机器语言。高级语言是一种面向问题或过程的语言,通过编译或解释转换为机器语言。 13. 媒体的定义是信息的载体,分为传输媒体、表现媒体、表示媒体和感觉媒体。 14. 多媒体技术包括有声有色的信息处理和利用技术,分为偏硬件技术和偏软件技术两部分。MPC(多媒体个人计算机)具备CD-ROM、A/D和D/A转换功能、高清晰彩色显示器以及数据压缩与解压缩硬件支持。 15. 多媒体的关键技术包括数据压缩与解压缩技术、芯片与插卡技术、多媒体操作系统技术和多媒体数据管理技术。 16. 超文本和超媒体是信息处理与表现的重要概念。超文本是非线性和非顺序的,而超媒体是超文本概念的扩展,当信息载体不限于文本时称之为超媒体。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复习和掌握,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考生可以更好地准备即将到来的考试,并加深对计算机系统及其技术原理的理解。这些知识点不仅对考试至关重要,同时也是从事计算机相关工作不可或缺的基础。
































剩余12页未读,继续阅读


- 粉丝: 475
我的内容管理 展开
我的资源 快来上传第一个资源
我的收益
登录查看自己的收益我的积分 登录查看自己的积分
我的C币 登录后查看C币余额
我的收藏
我的下载
下载帮助


最新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