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提供的文件内容,以下是关于年度企业信息化调查报告的详细知识点总结:
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管理、经营和决策等各项活动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以提高效率和效能,增强竞争力的过程。企业信息化涉及多个方面,包括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系统开发和应用、企业信息管理、电子商务等。
一、五个效果初步显现:
1. 重视程度深入提升:企业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不断加深,重视程度显著增强,多数企业设立专门的信息化领导管理机构和信息化主管职位,并进行企业信息化总体规划和信息管理制度的统一。
2.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升,应用环境改进:计算机拥有率和入网率显著提高,内部网、外部网、企业门户网站等基础设施建设达到先进水平,网络接入方式多样化,带宽得到增强。
3. 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给企业带来主动改变和显著效益:企业通过信息化建设降低运营成本,缩短生产周期和作业时间,扩大产品销售收入,提升流动资金周转率,提高按期交货能力等,直接经济效益显著。
4. 企业信息化预算增加,投入力度加大:信息化投入平均增加率显著提升,投入占总资产的比重也得到明显增加。
5. 下一步建设重点开始转向ERP等集成应用、信息共享和数据整合:企业规划建设的项目更加注重ERP系统、OA系统、企业内部网、数据整合和数据仓库等集成应用和信息共享。
二、四大瓶颈制约发展:
1. 资金投入力度依然不够:企业信息化建设所需资金投入不足,投入的绝对额仅占总资产的0.75%,企业面临费用不宽裕的问题。
2. 信息化人才匮乏且流失严重:企业信息技术人员数量占员工总数的比例低,复合型骨干人才尤为稀缺,人才的缺乏和流失对信息化建设构成障碍。
3. 总体水平不高,共享水平低:企业信息化系统的建设与应用总体水平不高,系统集成和资源共享能力较差。
4. 国内IT产业产品不能满足建设需求:国内IT产业的产品结构不合理、基础薄弱,技术水平较低,无法满足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高标准需求。
三、四项工作亟待推进:
1. 创造良好、宽松外部环境:通过梳理现行政策问题,出台信息化政策框架体系和具体的政策办法,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2. 甲、乙、第三方携手推进企业信息化:信息化建设需要引入中立客观的第三方进行总体规划、设计、监控和系统策略,以提高成功率。
3. 抓好“信息化人才培训工程”:强化信息化学历教育、职业资格认证培训,分行业和应用进行针对性的短期培训,以加强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和留存。
4. 加紧信息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扭转受制于人的困状:利用发展机遇,调整信息产业结构,发展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和服务,提升整个产业的竞争力,解决信息产业大而不强的问题。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总结,我们可以全面了解当前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成效、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为我国企业信息化的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