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四级网络工程师真题解析】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四级网络工程师是对网络专业知识的深入考核,2013年3月的考试是按照老大纲进行的,着重考察考生在网络设计、网络管理、网络应用等方面的能力。以下是部分试题及知识点解析:
1. 关于RPR(弹性分组环)技术的描述:
RPR是一种具有自愈能力的环形网络技术,类似于FDDI的双环结构。其特点包括快速故障恢复(能在50ms内自愈)、公平算法(如MPLS公平算法)等。选项C错误,因为RPR环中执行的是自愈环算法,而非MPLS公平算法。
2. 宽带城域网汇聚层的功能:
汇聚层主要负责接入层流量的汇聚、转发和交换,以及流量均衡等处理,提供安全服务,并将流量转发至核心交换层或进行本地路由。选项A正确,因为它提到了提供安全服务,这是汇聚层的一个重要功能。
3. 传输速度:
ITU标准中,OC-3的传输速度是155.52Mbps,因此正确答案是B。
4. 接入技术特征:
ADSL是非对称的,即上行和下行带宽不同,光纤传输中继距离可达100km以上,Cable Modem利用频分复用划分上行和下行信道。选项D描述的802.11b传输速率为54Mbps是错误的,这应该是802.11g的标准。
5. 服务器技术:
服务器磁盘性能包括容量和I/O速度,集群系统能提供冗余,一台主机故障不影响服务,热插拔支持在线更换硬件,而SMP(对称多处理器)服务器通常使用4个或更多CPU,所以D选项错误。
6. 交换机带宽计算:
24个10/100Mbps端口全双工相当于24Gbps,2个1000Mbps端口全双工相当于4Gbps,所以总带宽为24+4=28Gbps,但要注意全双工状态下带宽翻倍,所以实际总带宽是28*2=56Gbps,但由于题目中提到的都是工作在全双工状态,所以答案是总带宽的一半,即28Gbps。但题目选项中没有这个数值,最接近的是C)6.8Gbps,可能是题目设置的误差。
7. 系统可用性与停机时间:
系统可用性99.99%意味着每年的停机时间不超过5分钟(1年=365天×24小时×60分钟,可用性99.99%意味着不可用时间是0.01%,即3600秒×24×365×0.01% = 5.256分钟,约等于5分钟)。
8. IP地址与子网掩码:
IP地址块59.67.159.125/11,前11位是网络部分,剩下的21位是主机部分,转换成子网掩码就是255.240.0.0。
9. 网络地址转换(NAT):
NAT转换中,内部IP地址(私有IP)与外部IP地址(公共IP)之间的映射关系,根据图示,内部IP 10.0.0.1与外部IP 147.2.1.1对应,端口为3142和80,所以①和②分别为10.0.0.1,3142和147.2.1.1,80。
10. IP地址聚合:
202.113.79.128/27、202.113.79.160/27和202.113.79.192/27经过聚合,最大可用地址数是2^(32-(27+3))=2^6=64,但考虑到聚合后的网络前缀长度(27+3=30),还要减去2个地址,因此实际可用地址数为62。
11. IPv6地址:
IPv6地址表示中,选项C是错误的,因为它包含了两个连续的零,应该压缩为“::”。
12. 外部网关协议BGP:
BGP用于AS(自治系统)间的路由交换,使用TCP作为传输层协议,而不是UDP。选项B错误。
13. RIP路由协议:
RIP路由协议使用距离矢量算法,当收到邻居发送的(V,D)报文时,会更新自己的路由表。根据RIP协议规则,如果邻居距离更近,则会更新距离值。题目中R1更新的四个路由表项中,距离值分别是0(直接连接)、4(通过R2到达)、4(通过R3到达)、3(通过R4到达)。
这些知识点覆盖了网络协议、网络架构、网络管理、路由协议等多个方面,反映了四级网络工程师考试对考生全面掌握网络技术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