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台电动机的PLC顺序启动控制——信息化教学设计关键知识点解析
#### 一、信息化教学设计的重要性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信息化教学设计**不仅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信息化素养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运用多种信息化工具和技术手段,如手机APP、多媒体课件、网络平台等,教师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从而实现更加高效的教学效果。
#### 二、PLC控制内容与教学目标
##### 1. **PLC基础知识**
- **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一种专用于工业控制领域的计算机系统。
- **电动机控制**:在工业自动化领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通过对电动机的控制,可以实现对生产线、机械设备等各种复杂系统的精准操作。
##### 2. **控制任务选择**
根据《PLC工业控制课程标准》,本教学设计选择了“项目一电动机控制的分拣传送控制系统”中的“任务4电动机的顺序启动控制”。此任务旨在通过使用定时器指令来实现电动机的顺序启动控制,相比之前的任务,它更加强调了逻辑控制的应用。
#### 三、任务实施策略
- **手动到自动的过渡**:从最简单的手动按钮控制电动机的顺序启动入手,逐步过渡到定时器延时自动控制,这有助于学生逐步理解并掌握更复杂的控制逻辑。
- **任务难度递进**:
- **初级阶段**:两台电机顺序启动,同时停止。
- **中级阶段**:两台电机顺序启动,逆序停止。
- **高级阶段**:三台电机顺序启动,逆序停止。
- **多元化学习资源**:学生将利用手机APP、教材、实训指导手册、课件、多媒体动画等多种资源完成学习任务。
#### 四、教学做一体化流程
这一流程旨在将“教、学、做”紧密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
1. **教师布置任务**:明确任务要求,提供必要的背景资料。
2. **学生了解任务**:初步熟悉任务内容,理解所需达到的目标。
3. **学生自主策划项目计划**: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分组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
4. **师生共同分析计划**:确保计划的可行性和完整性。
5. **学生修订计划**:根据师生讨论的结果调整和完善计划。
6. **投入实施训练**:
- **硬件设计**:包括PLC I/O口分配、外围端子接线图设计等。
- **软件设计与调试**:使用STEP7编程软件编写程序,并进行仿真调试。
7. **项目完成情况检查**:确保项目满足既定要求。
8. **教师评价**:给予积极反馈,指出改进之处。
#### 五、具体教学过程
1. **课前准备**:
- 教师:通过QQ群、手机APP等手段发布任务书,提出预习任务;监测学生预习进度。
- 学生:预习相关知识,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2.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 教师:利用视频等手段引入新课内容,提出思考问题。
- 学生:通过观察视频、分析电气原理图等方式积极参与课堂互动。
3. **制订计划、明确任务**:
- 教师:讲解任务细节,介绍所需的编程指令。
- 学生:分组合作,分工明确,共同完成任务。
4. **任务实施**:
- **硬件设计**:确定I/O口分配,绘制接线图。
- **软件编程**:使用STEP7编程软件编写程序。
- **仿真调试**:通过虚拟仿真软件验证程序正确性。
5. **小组交流答辩与评价**:
- 学生:分享设计思路,进行小组间交流。
- 教师:组织评价活动,给出反馈意见。
6. **举一反三**:
- 教师:发布更具挑战性的任务。
- 学生:尝试解决更复杂的问题。
7. **总结与反思**:
- 教师:总结教学过程,鼓励学生自我反思。
- 学生:回顾学习经历,提炼经验教训。
《两台电动机的PLC顺序启动控制》信息化教学设计不仅注重学生对PLC控制技术的理解与掌握,还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为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