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启动bootargs参数分析
在Linux操作系统启动过程中,bootargs参数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bootargs是一个特殊的命令行参数,它包含了引导加载器(如U-Boot)传递给Linux内核的一系列配置信息。这些信息用于设置系统的初始状态,包括内存配置、初始化RAM磁盘(initrd)位置、启动程序等。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bootargs参数的解析过程。 当Linux内核开始运行时,`setup_arch(&command_line)`函数会被调用。这个函数的主要任务是获取并处理bootargs参数。bootargs通常存储在物理地址0x30000100处,由引导加载器传递。如果该地址不为空,内核会通过`phys_to_virt()`函数将其转换为虚拟地址,并保存在`command_line`变量中。 在`setup_arch(&command_line)`函数内部,bootargs参数被解析为一系列的标签(Tag)。这些标签通常以ATAG(Archtecture Tag)形式存在,例如ATAG_CORE、ATAG_MEM等。内核通过遍历标签表(tagtable),将每个标签与预定义的宏进行匹配,然后调用对应的解析函数。例如,ATAG_CMDLINE标签对应的就是命令行参数,这些参数会被保存在`default_command_line`中,随后复制到`saved_command_line`,以便后续处理。 在标签解析过程中,内核特别关注内存配置(mem)和initrd的位置。如果存在这些信息,它们会被提前处理,因为页表的建立需要这些数据。对于其他不紧急的参数,它们会暂时保留,等待后续更详细的解析。 接着,`parse_early_param()`函数被调用,它对`saved_command_line`中的早期参数进行解析。这些参数可能包括内存大小、CPU频率等,它们需要在系统初始化的早期阶段就被处理。`parse_early_param()`函数使用`parse_args()`函数来解析命令行,寻找与特定模式匹配的参数,并调用相应的处理函数(如`do_early`)。 总结来说,Linux启动时的bootargs参数解析分为两个主要步骤:在`setup_arch(&command_line)`中,通过标签表解析ATAG格式的参数,特别是命令行参数;在`parse_early_param()`中,对早期参数进行解析,以满足系统初始化的基本需求。这两个步骤确保了内核启动时能正确地理解和应用引导加载器传递的所有配置信息,从而成功地初始化系统环境。理解这一过程对于系统调试、内核定制以及优化启动性能至关重要。






























- 粉丝: 0
我的内容管理 展开
我的资源 快来上传第一个资源
我的收益
登录查看自己的收益我的积分 登录查看自己的积分
我的C币 登录后查看C币余额
我的收藏
我的下载
下载帮助


最新资源
- 软件项目评审流程.doc
- 基于项目管理方法的技术创新管理.doc
- 古代通信和现代通信教育课件.ppt
- 网络运营实习总结与收获.docx
- 综合布线培训教程.ppt
- 项目管理与管理创新.ppt
- 网络营销与策划实训计划.doc
- 职高常用工具软件项目教程有答案.docx
- 云计算论文:基于消费者均衡和帕累托最优的云计算资源分配策略研究.doc
- 非常权威的弱电项目管理资料.doc
- 星巴克网络营销案例分析[001].ppt
- 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doc
- 中国矿业大学计算机网络与安全实践设计报告.doc
- 直线滑台的交流伺服电机PLC控制及人机界面设计毕业设计.doc
-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研究.doc
- 天大网络与信息检索课件第一讲绪论.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