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检索复习资料知识点详解
#### 一、文献的基本概念
- **文献定义**:文献是最简明的定义为“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它指的是任何通过文字、图形、符号或声频等形式记录知识的物质载体。
#### 二、二次文献与特种文献
- **二次文献**:这类文献是对原始文献进行筛选、分析、整理后,按照内容特征和外部特征进行系统化的文献。例如,索引、文摘等。
- **特种文献**:特种文献主要包括会议文献、学位论文、专利文献、标准文献、科技报告、政府出版物、产品资料和档案等。这些文献在出版和获取方面通常比较特殊。
#### 三、文献检索式及其操作符
- **或(OR)**:用于扩大检索范围,增加命中文献的数量,提高查全率。例如,“A OR B”表示检索同时包含A或B的文献。
- **与(AND)**:用于限定检索词,缩小检索范围,提高查准率。例如,“A AND B”表示检索同时包含A和B的文献。
- **非(NOT)**:用于排除某些关键词,缩小命中文献的范围,增强检索的准确性。例如,“A NOT B”表示检索包含A但不包含B的文献。
#### 四、网上的文献格式
- **常见格式**:包括期刊、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专利论文、国际/国家标准、报纸文章和电子文献等。
#### 五、文献信息源
- **定义**:文献信息源是指通过一定的记录手段将系统化的信息内容存储在各类载体上而形成的信息源。它是信息搜集、存储、检索和利用的主要对象。
#### 六、专利号及其含义
- **申请号**:如“CN200420034660.3”,其中前4位代表申请年份,第5位代表专利类型(1为发明,2为实用新型,3为外观设计),后几位是当年的流水号,最后一位是校验码。
- **专利号**:如“ZL2004214062.7”,是在申请号的基础上加上前缀“ZL”。
#### 七、信息、知识、情报和文献的关系
- **信息**:指物质的存在方式和运动规律的表征,人脑对物质属性的感知形成信息。
- **知识**:指组织化、系统化加工处理的信息。
- **情报**:当知识被用来解决特定问题时,就转化为情报。
- **文献**:记录了信息、知识和情报的载体。
#### 八、计算机信息检索数据库结构与主要类型
- **结构**:字段(基本字段与辅助字段)、记录(逻辑记录与物理记录)、文档(顺排文档与倒排文档)。
- **主要类型**:参考数据库(书目数据库、文摘数据库、索引数据库)、源数据库(数值型数据库、事实型数据库、全文型数据库)。
#### 九、计算机信息检索技术
- **种类**:包括布尔逻辑检索、截词检索、位置检索、限制检索、加权检索、全文检索、多媒体信息检索等。
- **应用方法**:常规法(顺查法、倒查法、抽查法)、回溯法、综合法。
#### 十、检索的主要途径与策略制定
- **途径**:内容特征检索(分类途径、主题途径)、外部特征检索(题名途径、作者途径、号码途径、引文途径)。
- **策略制定**:分析检索课题、选择检索系统和数据库、确定检索词、构造检索提问表达式、试验性检索和修改检索策略、实施检索。
#### 十一、文献的不同划分标准与分类语言
- **划分标准**:按载体形式划分(印刷型、缩微型、声像型、电子型)、按加工程度划分(零次文献、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
- **分类语言**:按照结构原理划分(分类语言、主题语言、代码语言)、按照组配方式划分(先组式语言、后组式语言)、按照规范化程度划分(自然语言、人工语言)。
#### 十二、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的编号
-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编号**:即ISSN号,用于唯一标识连续出版物。
#### 十三、作者检索技巧
- **利用特定功能**:例如,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提供的检索功能可以帮助实现同名作者的精确检索。
#### 十四、常用数据库检索途径
- **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提供快速检索、高级检索、传统检索、分类检索和期刊导航等多种检索方式。
- **EI数据库**:提供快速检索、简单检索、专家检索、叙词检索等多种检索方式。
- **Web of Science**:包含SCIE、SSCI、A&HCI等多个数据库,覆盖广泛的学术领域。
以上是对信息检索课程复习资料中的关键知识点进行了详细解读,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信息检索的相关知识和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