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提供的文档信息,以下是从《Oracle数据库教程(第2版)》中提炼出的相关知识点:
### 1. E-R图画法与概念模型向逻辑模型的转换
- **E-R图的基本概念**:实体(Entity)、属性(Attribute)以及联系(Relationship)是E-R图中的三大基本元素。
- **实体(Entity)**:实体是指现实世界中客观存在的事物或抽象的概念,如学生、课程等。
- **属性(Attribute)**:属性是实体所具有的特性或性质,如学生的姓名、年龄等。
- **联系(Relationship)**:联系是指实体之间的关联关系,如学生选课这一行为就构成了学生与课程之间的联系。
- **概念模型向逻辑模型的转换**:概念模型通常是用E-R图表示的,而逻辑模型则是具体数据库系统中表的结构设计。转换过程中需要注意实体与表的关系、属性与字段的对应以及联系如何转化为表之间的关系等。
### 2. 创建数据库
- **数据库的概念**:数据库(Database, DB)是以一定方式储存在一起、能为多个用户共享、具有尽可能小的冗余度、与应用程序彼此独立的数据集合。
- **Oracle数据库的创建流程**:通过SQL Developer或PL/SQL等工具进行数据库的创建,包括定义数据库名称、选择安装类型、配置存储选项等步骤。
- **Oracle数据库的组成部分**:主要由数据文件、控制文件、重做日志文件等组成。
### 3. 创建和使用表(使用SQL Developer)
- **表的结构**:表是数据库中用来组织数据的一种逻辑结构,通常由列(Column)和行(Row)组成。
- **SQL Developer的操作界面**:介绍SQL Developer的主界面及其各个功能模块的作用,如编辑器、运行SQL语句等。
- **创建表的基本语法**:使用CREATE TABLE语句来创建新表,并指定表名、列名及相应的数据类型。
### 4. 创建表(使用PL/SQL语句)
- **PL/SQL简介**:PL/SQL(Procedural Language for SQL)是一种面向对象的过程化语言,用于增强SQL的功能,使其支持更复杂的程序结构。
- **PL/SQL环境设置**:在Oracle环境下配置PL/SQL的开发环境,以便编写和执行PL/SQL代码。
- **使用PL/SQL创建表**:通过PL/SQL脚本创建表,可以实现更灵活的表结构设计。
### 5. 表数据的插入、修改和删除
- **数据操作语言(DML)**:DML主要包括INSERT(插入)、UPDATE(更新)和DELETE(删除)等语句。
- **插入数据**:使用INSERT INTO语句将数据插入到指定表中。
- **修改数据**:使用UPDATE语句对已有的数据进行修改。
- **删除数据**:使用DELETE FROM语句从表中删除符合条件的数据记录。
### 6. 查询
- **简单查询**:使用SELECT语句从表中检索数据。
- **条件过滤**:利用WHERE子句来筛选满足特定条件的数据记录。
- **排序输出**:使用ORDER BY子句对查询结果进行排序。
### 7. 高级查询
- **连接查询**:利用JOIN关键字连接多个表,获取跨表数据。
- **子查询**:在一个查询语句中嵌套另一个查询语句,用于获取复杂的数据集合。
- **聚合函数**:如SUM、AVG、COUNT等,用于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 8. 视图
- **视图的概念**:视图(View)是基于一个或多个表(或视图)的虚拟表,其内容由查询定义。
- **创建视图**:使用CREATE VIEW语句来定义新的视图。
- **使用视图**:视图可以像普通表一样被查询,但不能直接修改其中的数据。
### 9. 索引
- **索引的作用**:提高数据检索速度,类似于书的目录。
- **创建索引**:使用CREATE INDEX语句创建索引。
- **索引类型**:包括唯一索引(UNIQUE)、复合索引(COMPOSITE)等不同种类。
### 10. 数据完整性
- **数据完整性的概念**: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防止非法操作对数据库造成破坏。
- **约束条件**:包括主键(PK)、外键(FK)、唯一(UNIQUE)等,用于限制数据的有效性。
- **触发器**:通过触发器可以在特定条件下自动执行SQL语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 11. PL/SQL编程
- **PL/SQL块结构**:分为声明部分、执行部分和异常处理部分。
- **循环控制**:包括FOR、WHILE等循环语句。
- **条件判断**:使用IF...THEN...ELSE等语句进行条件判断。
### 12. 函数和游标
- **函数(Function)**:在PL/SQL中,函数用于封装一组SQL语句或其他PL/SQL语句,返回一个值。
- **游标(Cursor)**:用于处理查询结果集,可以逐行读取数据并进行处理。
### 13. 存储过程
- **存储过程(Stored Procedure)**:存储过程是一组预编译的SQL语句和其他PL/SQL控制流语句的集合,存储在数据库服务器上,通过过程名来调用。
- **创建存储过程**:使用CREATE PROCEDURE语句来创建存储过程。
- **调用存储过程**:通过EXECUTE语句调用存储过程。
### 14. 触发器
- **触发器(Trigger)**:当特定事件发生时自动执行的一段代码,主要用于维护数据的完整性。
- **触发时机**:包括BEFORE、AFTER两种,分别在事件发生之前和之后触发。
- **触发事件**:包括INSERT、UPDATE、DELETE等。
### 15. 安全管理
- **用户管理**:包括用户的创建、权限的分配与回收等。
- **角色管理**:角色是一组权限的集合,可以方便地进行权限管理。
- **安全策略**:制定合理的安全策略,保护数据库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
以上内容涵盖了《Oracle数据库教程(第2版)》中的核心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对于学习和掌握Oracle数据库的使用方法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