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余度飞控计算机关键技术研究及工程实现-潘计辉.pdf
三余度飞控计算机关键技术研究及工程实现 本文介绍了三余度飞控计算机关键技术的研究及工程实现,旨在提高小型飞行器飞控计算机的可靠性和容错能力。文章首先介绍了小型飞行器飞控计算机的重要性和挑战,然后对三余度技术的概念和原理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一、飞控计算机的重要性和挑战 飞控计算机是小型飞行器的核心部件之一,其可靠性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着飞行器的飞行安全。然而,单纯依赖提高元器件及部件的质量和装配工艺质量已很难达到系统要求。因此,需要从飞控计算机的体系结构的设计入手,采用余度技术从根本上提高系统的容错性与残存能力,实现故障软化以便达到消除故障对系统正常工作的影响的目的。 二、三余度技术的概念和原理 三余度技术是容错技术的核心,对飞控计算机进行合理的余度设计是很有必要的。冗余结构可分四种模式:被动冗余结构、主动冗余结构、半主动冗余结构和混合冗余结构。飞控计算机一般采用主动冗余结构。三余度飞控计算机架构模型如图1所示,其中每个通道完全相同,每个通道包括中央处理机(CPU)、输入输出接口(DIO)、模拟量处理模块(AIO)、串口收发模块(SIO)、电源模块(PS)以及其他功能模块。 三、飞控计算机架构设计 飞控计算机架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需要考虑到系统的可靠性、实时性和可扩展性等因素。三余度飞控计算机架构设计需要考虑到三个方面:冗余模式选择、同步算法设计和表决面选取。冗余模式选择是指选择合适的冗余模式,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容错能力。同步算法设计是指设计合适的同步算法,以确保系统的实时性和可靠性。表决面选取是指选择合适的表决面,以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容错能力。 四、工程实现 三余度飞控计算机的工程实现需要考虑到多个方面,包括硬件电路设计、软件流程设计和仿真验证等。硬件电路设计需要考虑到系统的可靠性和实时性等因素。软件流程设计需要考虑到系统的可靠性和实时性等因素。仿真验证需要考虑到系统的可靠性和实时性等因素。 五、结论 三余度飞控计算机关键技术的研究及工程实现可以有效地提高小型飞行器飞控计算机的可靠性和容错能力。该技术可以应用于小型飞行器的飞控系统,提高飞行器的飞行安全和可靠性。同时,该技术也可以应用于其他领域,例如机器人、自动驾驶等领域。










- 粉丝: 22w+
我的内容管理 展开
我的资源 快来上传第一个资源
我的收益
登录查看自己的收益我的积分 登录查看自己的积分
我的C币 登录后查看C币余额
我的收藏
我的下载
下载帮助


最新资源
- 网络连接配置和系统安全专业讲座.pptx
- 新版计算机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doc
- 网络工程师实习总结2000字.docx
- 电力信息及自动化产品科技贷款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
- 高中生物2017年专题11.3基因工程的应用(选修一)课件.ppt
- 基于NeuroSky-TGAM脑机接口的EEG识别获奖科研报告论文.docx
- 青梧商城B2B2C-C++资源
- 综合布线技术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ppt
- 系统安全工程能力成熟模型20b.docx
- 神经网络分类器.ppt
- 关于Widget-、App-Widget-、Web-App-的概念.doc
- 我们身边的网络安全.ppt
- 数据通信基础知识PPT课件.ppt
- 教师网络平台学习心得体会.doc
- 物流网络设计(1).ppt
- 安徽电信后端组织架构调整方案(座谈会稿0716).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