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与维护
#### 引言
煤矿机电设备作为煤炭企业生产活动中的核心资产,其管理与维护对于保障矿山安全、提高生产效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据统计,煤矿机电设备的投资额占煤炭企业固定资产总额的比例高达55%~65%。然而,一些煤矿特别是地方煤矿在机电设备的管理与维护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如管理理念落后、专业队伍建设不足等。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 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与维护存在的问题
##### 1. 管理理念滞后,制度监察乏力
- **问题描述**:部分中小煤炭企业在管理上仍然停留在较为传统的阶段,未能充分认识到机电设备管理的重要性,将其视为辅助性的生产环节而非核心。这导致定期维护与检修工作难以得到有效的执行。
- **具体表现**:煤矿机电专业性较强,但由于现行执行标准缺乏明确的操作指南,导致安全监察工作难以全面开展,且缺乏主动性和针对性。
##### 2. 机电专业队伍建设滞后
- **问题描述**:煤矿工作环境恶劣,风险较高,加之安全事故频发,导致机电操作人员和技术工人流动性较大,人力资源出现短缺。
- **具体表现**:现有的煤炭企业教育培训体系普遍侧重于理论学习,忽视了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使得培训效果不佳,进而影响了人员的整体素质。
##### 3. 设备预防性维修、保养有待改进
- **问题描述**:煤矿机电设备长期处于高负荷运行状态,容易出现磨损和损坏。然而,由于设备老化以及维修队伍素质参差不齐等原因,定期的维修保养工作难以落实到位。
- **具体表现**:设备年检、月检等预防性措施往往流于形式,无法真正解决潜在的问题,从而增加了发生重大事故的风险。
##### 4. 安全管理投入匮乏
- **问题描述**:大量的煤矿机电设备长期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设备老化严重,缺乏必要的安全投入和更新。
- **具体表现**: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增加,供电负荷加大、巷道变形等问题日益突出,需要加强管理或技术改造等安全投入,但实际情况往往是投入不足。
#### 加强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与维护的重要措施
##### 1. 定岗定员,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
- **措施描述**:为了确保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必须加强机电设备操作和维护人员的责任感。通过明确岗位职责,细化责任区域,并定期进行检查和考核,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 **具体实施**:由生产部门根据设备运行情况和工作任务量重新确定责任区域,分配到具体的班组和个人。同时,机电管理职能部门应实施动态管理,定期检查设备使用和维护状况,并追究违规操作者的责任。
##### 2. 加速机电设备技术改造进程
- **措施描述**: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材料对现有设备进行升级改造,可以显著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 **具体实施**:依靠科技进步,积极引入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成立专门的技术攻关小组,集中力量解决技术难题。
##### 3. 健全完善质量监控与检修体系
- **措施描述**:建立健全的质量监控和检修体系是预防事故发生的有效手段。
- **具体实施**:坚持标准化设计,严格控制设备配件采购质量,加强设备安装过程中的质量监控。对于关键工序,要进行阶段性验收,确保安装质量符合标准。
##### 4. 机电设备管理信息化、制度化
- **措施描述**: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设备管理效率,建立完善的设备运行档案,为设备选型、维护和更新提供数据支持。
- **具体实施**:建立机电设备信息管理系统,收集和处理设备运行数据,实现设备管理的信息化。制定合理的设备更新计划,淘汰老旧设备,保障生产安全。
##### 5. 加强机电管理维护队伍建设
- **措施描述**:提高机电技术队伍的整体素质是提高管理水平的关键。
- **具体实施**:加强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和激励,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职业忠诚度。通过定期培训和实战演练,不断提升队伍的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
#### 结语
加强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与维护不仅能够提高矿山的安全水平,还能显著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形象。因此,煤炭企业应当高度重视机电设备管理的重要性,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不断优化管理流程和技术手段,确保设备的安全高效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