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I-Express(中文).pdf.zip


PCI(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外围组件互连)是一种在个人计算机中广泛使用的局部总线标准,由英特尔公司在1992年推出,旨在提高计算机系统的数据传输速度和系统性能。PCI标准经历了多个版本的演进,包括PCI-X和后来的PCI Express(PCIe)。 PCI Express,又称为PCIe或PCI-E,是PCI的后续版本,它采用了串行接口而非传统的并行接口,从而实现了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PCIe的提出是为了应对日益增长的高性能硬件需求,如显卡、网卡、硬盘控制器等,这些设备需要更快的数据交换速度。 PCIe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速度提升**:PCIe采用点对点连接,每个设备都有独立的通道,避免了并行总线中的信号干扰问题,从而实现了更高的数据传输速度。PCIe 1.0支持2.5Gbps的传输速率,而最新的PCIe 6.0已经达到了64GT/s。 2. **带宽分配**:PCIe的带宽可以根据需要动态分配,每个设备可以得到其所需的全部带宽,而不受其他设备的影响。 3. **低延迟**:由于PCIe的串行结构,数据传输路径更短,因此降低了延迟,提升了系统响应速度。 4. **电力管理**:PCIe允许设备在不使用时进入低功耗状态,有利于能源效率的提高。 5. **扩展性**:PCIe支持多种插槽规格(如x1, x2, x4, x8, x16),可以根据设备的需求进行灵活配置,方便系统升级。 PCIe的体系架构分为层次结构的三层:物理层(PHY)、数据链接层(DLL)和事务层(TL)。其中: - 物理层负责将数字信号转换为可以在电缆上传输的模拟信号,反之亦然,同时确保信号质量和可靠性。 - 数据链接层处理数据包的传输,包括错误检测和纠正,确保数据的正确传输。 - 事务层处理来自上层协议(如PCI配置空间、内存映射I/O和DMA)的请求,确保它们在PCIe总线上的正确序列化和并发处理。 PCI-Express不仅在桌面PC领域广泛应用,还在服务器、工作站、移动设备如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中广泛采用。随着技术的发展,PCIe已经成为现代计算平台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断推动着高速外设和存储设备的性能提升。通过理解PCI和PCIe的历史、优势以及其工作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利用这些技术来优化我们的系统设计和硬件配置。























- 1


- 粉丝: 9
我的内容管理 展开
我的资源 快来上传第一个资源
我的收益
登录查看自己的收益我的积分 登录查看自己的积分
我的C币 登录后查看C币余额
我的收藏
我的下载
下载帮助


最新资源
- 科技园区成果转化增效新路径.docx
- 科技成果转化新引擎:数智平台赋能高效对接.docx
- 破解科技成果转化瓶颈,打造高效产业对接新范式.docx
- 区域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传统模式瓶颈突破与平台增效路径.docx
- 区域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激发创新活力.docx
- 区域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打造高效创新生态的新引擎.docx
- 区域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创新驱动的生态赋能平台.docx
- 区域科技成果转化服务:赋能技术经理人创新生态.docx
- 区域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构建高效创新生态新范式.docx
- 区域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构建高效创新生态的关键路径.docx
- 区域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提升园区创新效能的全新路径.docx
- 区域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的商业价值分析.docx
- 区域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的生态赋能价值探索.docx
- 区域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新模式解析.docx
- 区域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新模式探索.docx
- 区域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创新探索.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