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据库设计说明书(GB8567—88)模板解析
#### 一、引言部分
**1.1 编写目的**
本部分详细阐述了文档的编写目的,即明确指出文档是为了哪些读者群体而编写的。这部分强调了文档的重要性,并为后续章节提供了背景信息。
**1.2 背景说明**
- **数据库名称**: 需要明确指出正在设计的数据库的具体名称,以及该数据库将被集成进哪个软件系统中。
- **项目参与者**: 列出了项目的主要参与方,包括任务提出者、最终用户以及将部署该软件和数据库的计算站点或中心。
- **术语定义**: 对文档中出现的专业术语进行定义,特别是那些可能会造成理解障碍的术语。此外,还应对文档中出现的任何英文缩写进行解释,确保读者能够准确理解其含义。
- **参考资料**: 提供了一份详尽的参考文献列表,包括但不限于项目的计划任务书、已发表的相关文件以及其他软件开发标准。每一份参考文件都应包括标题、文件编号、发表日期以及发布机构,同时还需要提供获取这些文件的方法。
#### 二、外部设计
**2.1 标识符和状态联系**
- **数据库标识**: 明确指出了用于唯一标识该数据库的代码、名称或其他标识符。如果数据库处于实验、测试或临时使用阶段,还需要说明其有效的时间范围。
- **使用程序**: 列出了所有将要访问或使用该数据库的应用程序,包括每个程序的名称和版本号。
**2.2 使用它的程序**
这一部分详细列出了所有使用或访问该数据库的应用程序,并给出了每个应用程序的名称和版本号。
**2.3 约定**
- **命名规则**: 规定了程序员或系统分析员在使用数据库时必须遵守的命名约定,比如用于标识数据库不同版本的约定以及标识数据库内部文卷、记录和数据项的命名规则。
**2.4 专门指导**
- **操作指南**: 向负责生成、测试和维护数据库的人员提供了详细的指导手册,包括数据格式、操作规程以及如何生成、修改和更新数据文卷的操作指导。如果指导内容过于繁杂,可以列出相关文档的名称和章节作为参考。
**2.5 支持软件**
- **支持软件**: 简单介绍了与该数据库直接相关的支持软件,包括数据库管理系统、存储定位程序等。说明了这些软件的名称、版本号以及主要功能特性。同时还需列出这些支持软件的技术文档标题、编号及其来源。
#### 三、结构设计
**3.1 概念结构设计**
- **实体与属性**: 描述了将要反映在数据库中的实体、属性及其关系。包括了数据项、记录、系、文卷的标识符、定义、类型、度量单位和值域,以及创建数据库的用户视图。
**3.2 逻辑结构设计**
- **逻辑结构**: 解释了如何将原始数据分解、合并并重新组织成全局逻辑结构。包括确定的关键字和属性、重新定义的记录结构和文卷结构,以及建立的各个文卷之间的关系。形成数据库管理员视图。
**3.3 物理结构设计**
- **内存安排**: 包括索引区和缓冲区的设计。
- **外存设备**: 介绍了所使用的外存设备及其组织方式,包括索引区、数据块的组织与划分。
- **数据访问方式**: 描述了访问数据的方式方法。
#### 四、运用设计
**4.1 数据字典设计**
- **数据字典**: 建立了数据字典来记录数据库设计中涉及的各种项目,如数据项、记录、系、文卷、模式、子模式等,并说明了标识符、同义名及有关信息。此部分概述了数据字典设计的基本考虑。
**4.2 安全保密设计**
- **安全保密**: 详细说明了如何通过区分不同的访问者、访问类型和数据对象来实现数据库的安全保密设计。这部分是确保数据库安全性和隐私性的关键环节。
通过以上详细解析,我们不难发现《数据库设计说明书(GB8567—88)》不仅全面地涵盖了数据库设计过程中的各个方面,而且还提供了一套标准化的模板,帮助开发者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重要的设计原则。这对于确保数据库的有效设计和高效运行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