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系统概论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山东科技大学】
本次课程设计的主题是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背景下,针对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操作进行实践,具体包括创建和修改数据库表。设计者为郑通,该任务由山东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在2012年3月至6月期间布置并完成。设计目标是实现一个简单的DBMS,具备创建、读取和修改表的功能。
设计内容主要分为两个部分:
1. **创建表**:
实现`CREATE TABLE`语句,允许用户定义表结构,包括表名、列名及其数据类型,同时支持列完整性约束条件的设定。例如,`CREATE TABLE Students (ID INT PRIMARY KEY, Name VARCHAR(50), Age INT)`。
2. **修改表**:
实现`ALTER TABLE`语句,支持向已有表中添加新列、删除列或修改列的数据类型。例如,`ALTER TABLE Students ADD Address VARCHAR(100)`, `ALTER TABLE Students DROP Age`, 或 `ALTER TABLE Students MODIFY Name VARCHAR(100)`。
在设计过程中,参考了以下书籍:
- 《数据库系统概论(第四版)》:王珊、萨师煊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 《C程序设计(第三版)》:谭浩强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 《数据库系统实现》:杨冬青,唐世渭,徐其钧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
为了实现这些功能,学生需要设计和实现表的物理存储结构,包括理解如何在磁盘上组织数据,以及如何高效地读取和修改这些数据。设计要求中指出,程序需提供命令行和图形化界面两种交互方式,以便用户进行操作。此外,还需绘制程序流程图,详细描述数据的处理过程。
在需求分析阶段,强调了数据库系统在管理和组织大量数据方面的核心作用。设计此程序有助于深入理解数据库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技术,以及如何构建高效的数据库应用。
设计思想围绕着实现创建和修改表的核心功能展开,程序包含了“新建表”、“修改表”、“显示已建表的信息”和“保存并退出”四个基本模块。设计者需要考虑如何持久化存储表结构信息,以便在程序启动时能够加载之前创建的表。
整个设计过程涉及到的问题包括解析命令行输入,识别关键字以获取表和字段的相关信息,创建表文件以存储表结构,以及动态修改表结构。通过这样的实践,学生可以深入学习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增强数据库应用开发能力。
- 1
- 2
前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