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Te移植到jz2440开发板的详细过程
QTE 移植到 JZ2440 开发板是一个涉及多步骤的过程,主要涉及到Linux环境配置、交叉编译器安装、Qt软件包获取与安装以及最终的编译和部署。以下是详细的移植步骤: 1. **系统环境准备**: - 宿主机:Windows 7环境下,通常使用虚拟机如VMware或VirtualBox运行Linux Ubuntu 12.04作为开发环境。 - 虚拟机内需要安装arm-linux-gcc交叉编译器,以便在x86架构的Linux上编译适用于ARM架构的代码。 2. **交叉编译器安装**: - 下载并解压arm-linux-gcc-3.4.5-glibc-2.3.6的tar.bz2文件。 - 将解压后的`arm`目录复制到`/usr/local/`下。 - 修改环境变量`PATH`,添加交叉编译器路径,这可以通过编辑`~/.bashrc`文件并在末尾添加`export PATH=$PATH:/usr/local/arm/3.4.1/bin`来实现。 - 通过`source ~/.bashrc`使改动立即生效,并检查`echo $PATH`确认环境变量设置正确。 - 测试交叉编译器安装是否成功,运行`arm-linux-gcc -v`,查看版本信息。 3. **Qt软件包获取**: - 获取Qt SDK,例如qt-sdk-linux-x86-opensource-2010.04.bin.tar,这包含了Linux版本的Qt开发工具。 - 获取Qt嵌入式Linux源码,如qt-embedded-linux-opensource-src-4.5.3.tar.gz,这是移植到ARM开发板所需的版本。 4. **Qt SDK安装**: - 在Linux环境中按照Qt SDK的官方指南进行安装,通常包括Qt Creator、Qt库和其他相关工具。 5. **Qt for Embedded Linux源码编译**: - 解压Qt嵌入式Linux源码包,然后配置和编译以适应JZ2440开发板的硬件环境。这可能需要配置如`./configure`命令,指定目标架构、编译器路径等参数。 - 编译完成后,生成的库和可执行文件需要被复制到开发板的文件系统中。 6. **触摸屏支持**: - 对于JZ2440开发板上的3.5寸LCD,可能需要触摸屏的支持。可以下载并编译tslib(触摸屏库)以确保触摸功能正常工作。 7. **制作文件系统映像**: - 使用如yaffs-tools等工具,将编译好的Qt库、应用程序及系统配置文件打包成适合JZ2440开发板的文件系统映像。 8. **烧录文件系统到开发板**: - 将制作好的文件系统映像烧录到开发板的存储介质(如NAND Flash)中,这通常需要通过JTAG、USB或串口连接完成。 9. **启动和验证**: - 启动JZ2440开发板,如果一切顺利,开发板应该能够加载新的文件系统并运行移植的Qt程序。此时可以通过SSH或串口控制台进行远程调试和验证。 在整个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如编译错误、驱动不兼容、触摸屏识别问题等。解决这些问题通常需要查阅相关文档、调试日志,甚至可能需要修改源码。确保每个步骤都按照正确的顺序和配置进行,是成功移植的关键。同时,及时备份和记录每个阶段的工作,有助于在出现问题时快速定位和修复。


剩余8页未读,继续阅读

























- 粉丝: 24
我的内容管理 展开
我的资源 快来上传第一个资源
我的收益
登录查看自己的收益我的积分 登录查看自己的积分
我的C币 登录后查看C币余额
我的收藏
我的下载
下载帮助


最新资源
- vcos_components_configs-智能车资源
- 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思.docx
- 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指导说明书zqd.doc
- lanqiao-蓝桥杯资源
- 汇编语言-汇编语言资源
- 通信工程中多网融合技术的探析.docx
- 基于华为云计算技术的多课程教学平台的构建.docx
- cotParam-C语言资源
- klogging-C++资源
- VC数据挖掘在客户关系管理中的实际应用.doc
- (源码)基于Pytorch的CenterNet目标检测模型实现.zip
- 完成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案实验课的心得体会.doc
- 中职计算机蓝领人才培养的思考与探索.docx
- 海外工程项目管理面临的挑战与对策.docx
- 基于智慧城市的快递寄件系统研究.docx
- 人工智能改善生活.docx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