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B 2.0 协议(Universal Serial Bus Specification 2.0)
### USB 2.0协议详解 #### 一、概述 USB 2.0(Universal Serial Bus Specification Revision 2.0)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个人电脑和其他数字设备间的通用串行总线标准,它为外设提供了高速的数据传输能力。该标准由Compaq、Hewlett-Packard、Intel、Lucent、Microsoft、NEC以及Philips等多家公司共同制定,并于2000年4月27日正式发布。 #### 二、USB 2.0协议的关键特性 1. **高速数据传输**:USB 2.0的最大特点是引入了高速模式(High-Speed Mode),数据传输速率高达480Mbps(即480兆比特每秒),是USB 1.1标准速度(12Mbps)的40倍。 2. **兼容性**:USB 2.0保持了与前一代USB 1.x版本的向后兼容性,这意味着USB 2.0的设备可以在USB 1.x的主机上使用,尽管无法达到USB 2.0的速度。 3. **电源管理**:USB 2.0支持动态电源管理,可以根据连接设备的需求自动调节电源供应,有助于节省能源。 4. **热插拔**:支持热插拔功能,即用户可以随时插入或移除USB设备,而无需重启计算机或其他设备。 5. **设备类型扩展**:USB 2.0增加了新的设备类型,如Hub设备和复合设备等,使得更多类型的设备能够通过USB接口进行连接。 #### 三、USB 2.0协议的发展历程 自1994年首次发布以来,USB 2.0协议经历了多次修订和完善,最终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熟知的标准: - **1994年**:初版发布,定义了基本框架和规范。 - **1995年**:进行了多轮修订,增强了兼容性和功能性。 - **1996年**:对多个章节进行了编辑,确保文档的一致性。 - **1998年**:更新了所有章节,修复了已知问题。 - **1999年**:为了支持高速模式,对相关章节进行了修订。 - **2000年**:正式发布USB 2.0版本,增加了高速模式的支持,提高了数据传输速率。 #### 四、USB 2.0协议的技术细节 1. **物理层**: - **接口**:USB 2.0采用了Type-A和Type-B两种接口形式,支持多种数据传输模式。 - **信号传输**:通过差分对进行数据传输,能够有效减少电磁干扰。 - **供电**:提供5V的电源电压,最大电流为500mA。 2. **链路层**: - **数据包格式**:定义了数据包的结构,包括同步字段、地址字段、数据字段等。 - **错误检测**:采用CRC校验和位填充技术来检测并纠正传输错误。 3. **应用层**: - **设备枚举**:定义了设备如何被主机识别的过程。 - **配置管理**:允许主机配置设备的工作模式,如选择接口设置等。 - **设备类定义**:规定了不同类型的设备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如打印机、存储设备等。 #### 五、总结 USB 2.0协议是计算机和数字设备领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极大地推动了外设的发展和普及。通过对USB 2.0协议的深入理解,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设计兼容性强、性能优异的产品。此外,虽然USB 2.0已被后续版本如USB 3.0和USB 3.1等取代,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地位仍然不可忽视。对于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来说,掌握USB 2.0协议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细节仍然是非常有价值的。



























- 粉丝: 6
我的内容管理 展开
我的资源 快来上传第一个资源
我的收益
登录查看自己的收益我的积分 登录查看自己的积分
我的C币 登录后查看C币余额
我的收藏
我的下载
下载帮助


最新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