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密码学技术对称加密算法目标要求Objectives了解对称加密算法的基本概念、基本术语;了解对称加密算法中典型的加密算法;了解对称加密算法的优点与缺点;对称加密算法一、什么是对称加密算法明文:待加密的数据密文:加密后的数据密钥:加密过程中或解密过程中输入的数据加密算法:将明文和密钥相结合进行处理,生成密文的方法解密算法:将密文和密钥相结合进行处理,生成明文的方法对称加密算法一、什么是对称加密算法所谓的对称加密算法,指的是加密所使用的密钥和解密所使用的密钥是相同的,加密和解密都使用相同的密钥。Alice和Bob在不安全的信道上进行通信,而破译者Oscar不能理解他们通信的内容。对称加密算法二、典型对称加密算法——DES数据加密标准(Data Encryption Standard,DES)由IBM公司在1971年设计完成。1977年由美国国家标准局(现美国国家标准技术委员会)采用作为数据加密标准。DES是分组密码的典型代表,也是第一个被公布出来的标准算法。DES成为金融界及其他非军事行业应用最为广泛的对称加密标准。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分组密码算法。对称加密算法二、
**对称加密算法**是密码学中的基础概念,它的核心特征是加密和解密使用同一把密钥。这种算法在信息安全领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特别是在数据加密标准(DES)出现之前,对称加密是主要的加密手段。
**对称加密算法的基本概念**包括:
- **明文**:未经过加密的原始信息。
- **密文**:经过加密处理,难以理解的形式。
- **密钥**:用于加密和解密的关键,是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 **加密算法**:利用密钥对明文进行转换,生成密文的规则。
- **解密算法**:与加密算法相对,用相同的密钥将密文还原为明文的规则。
在实际应用中,例如**Alice和Bob的通信**场景,如果他们在不安全的信道上交流,对称加密能确保即使中间人Oscar截获了消息,也无法解读其内容,因为缺乏正确的密钥。
**DES(Data Encryption Standard)**是1977年被美国国家标准局采纳的对称加密标准,由IBM设计。它是一种使用56位密钥的分组加密算法,每个分组为64位。DES通过一系列复杂的**混淆**(散列明文信息)和**扩散**(增加解密难度)步骤,将明文转化为密文。它包含初始置换、16轮的相同运算以及逆初始置换,使得解密过程需要相同密钥和逆过程。
DES虽然在当时被认为安全性极高,但随着计算能力的增强,56位的密钥长度逐渐变得不足以抵抗暴力攻击。为应对这一问题,出现了**三重DES(3DES)**,它使用三个密钥进行三次加密,提高了安全性,密钥长度达到168位。还有**双密钥三重DES**,使用两个密钥,密钥长度为112位。
**对称加密算法的优点**主要包括:
1. **算法公开**:由于加密和解密使用相同的密钥,算法本身可以公开,保密的重点在于密钥的安全存储和传输。
2. **计算量小**:加密和解密速度较快,适合大量数据的快速处理。
3. **加密效率高**:在资源有限的环境中,如嵌入式设备,对称加密往往更为实用。
然而,对称加密也存在明显的**缺点**:
1. **密钥管理困难**:需要管理和分发大量的密钥,尤其是涉及多方通信时。
2. **密钥交换安全问题**:如何安全地在通信双方之间传递密钥是一个挑战。
3. **身份验证缺失**:无法确认信息发送者的身份。
4. **数据完整性**:没有内置机制来验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是否被篡改。
对称加密算法是信息安全的基础,尽管有其局限性,但通过与非对称加密、哈希函数等其他技术结合,可以构建出更为安全的通信和数据保护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