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层交换机实验1】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二层交换机的基本配置和使用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网络通信的理解。实验前需确保主机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设置正确,且设备已重启,同时关闭Windows防火墙以允许ping命令的正常运行。 实验涉及以下知识点: 1. **ping命令**:这是一个网络诊断工具,用于测试网络的连通性。通过发送ICMP回显请求(echo request)到目标主机并接收回应(echo reply),ping能检测网络的双向连通性。例如,`ping 192.168.1.2`会发送4个请求,而`ping -t 192.168.1.2`将持续发送请求直到用户中断。 2. **IP地址与MAC地址**:在实验中,四台主机的IPv4地址分别为192.168.1.1至192.168.1.4,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MAC地址是物理网络接口的唯一标识,如:44-33-4c-0e-c8-29。使用`ipconfig`命令可以查看主机的MAC地址。 3. **Wireshark**:这是一个网络封包分析软件,可以捕获网络流量并分析。在实验中,通过Wireshark可以查看以太网帧(DIXv2),并使用过滤器如`eth.dst == 84-A6-C8-C0-BB-CF`来筛选特定主机的流量。通过截屏记录四台主机之间的ICMP通信。 4. **广播帧**:广播帧是发送到网络上所有设备的通信方式,其目的MAC地址为全1(FF-FF-FF-FF-FF-FF)。实验中,通过`anysend`或ping不存在的IP地址(如192.168.1.50)来生成广播帧,并使用Wireshark捕获和截屏。过滤器`eth.src == 84-A6-C8-C0-BB-CF and eth.dst == FF-FF-FF-FF-FF-FF`有助于筛选广播帧。 5. **广播风暴**:当网络中存在大量广播帧时,可能导致性能下降甚至网络瘫痪,称为广播风暴。实验中,通过在交换机间增加一条网线并模拟广播帧的生成,使用Wireshark的“IO图表”功能观察主机的收发包速度。当速度超过一定阈值(如10万个/秒),表明发生了广播风暴。 6. **网络连通性**:实验中的ping操作验证了主机间的网络连通性,通过ICMP回应确认数据包的双向传输。当所有主机能够互相ping通,表示网络配置正确。 通过以上实验步骤,学生能深入了解网络通信的基础,包括IP地址、MAC地址的对应关系,以及网络流量的捕获和分析,同时认识到广播帧在网络中的作用和潜在问题,提高对二层交换机操作的理解。















- 粉丝: 47
我的内容管理 展开
我的资源 快来上传第一个资源
我的收益
登录查看自己的收益我的积分 登录查看自己的积分
我的C币 登录后查看C币余额
我的收藏
我的下载
下载帮助


最新资源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