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201714726_王明明_CS1705_实验11
需积分: 0 133 浏览量
更新于2022-08-08
收藏 1.11MB DOCX 举报
设计
在数据结构中,线性表是一种基本的数据组织形式,它由有限个相同类型元素构成的有序序列。本实验报告主要围绕基于顺序存储结构的线性表进行,旨在通过设计和实现一系列基本操作,包括初始化、销毁、清空、判断空表、获取表长、获取元素、查找元素、获得前驱和后继、插入元素、删除元素以及遍历表,来加深对线性表及其操作的理解。
1. 初始化表(InitaList(L)):此操作用于创建一个新的空线性表。在实际实现中,通常会分配一段内存空间,并设置表头指针或数组长度为零,表示表为空。
2. 销毁表(DestroyList(L)):这个操作用于释放线性表所占用的内存空间,确保不再有内存泄漏。在C语言中,这可能涉及释放动态分配的数组或者设置数组长度为零。
3. 清空表(ClearList(L)):清空表意味着将线性表的长度设为0,所有元素均被清除。对于顺序存储的线性表,这可以通过将数组中的所有元素置为默认值或直接置零来实现。
4. 判定空表(ListEmpty(L)):通过检查线性表的长度是否为0,可以确定线性表是否为空。如果长度为0,则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
5. 求表长(ListLength(L)):计算线性表中元素的数量,通常是通过访问表头指针或数组长度来获取。
6. 获取元素(GetElem(L,i,e)):根据给定的位置i,获取线性表L中第i个元素的值,并将其存放在变量e中。需要注意的是,索引从1开始,且必须确保i在有效范围内(1≤i≤ListLength(L))。
7. 查找元素(LocateElem(L,e,compare())):在L中搜索满足特定比较条件的元素(由compare()函数定义),返回第一个匹配元素的索引。若没有找到,返回0。
8. 获得前驱(PriorElem(L,cur_e,pre_e)):如果cur_e是线性表L中的元素且不是第一个,返回其前一个元素的值。否则,操作失败,pre_e无定义。
9. 获得后继(NextElem(L,cur_e,next_e)):如果cur_e是L中的元素且不是最后一个,返回其后一个元素的值。否则,操作失败,next_e无定义。
10. 插入元素(ListInsert(L,i,e)):在线性表L的第i个位置之前插入元素e。这通常需要移动元素并扩展数组以容纳新元素。
11. 删除元素(ListDelete(L,i,e)):删除线性表L的第i个元素,并将删除的元素值存储在e中。这涉及到移动元素以填补删除位置并更新表长。
12. 遍历表(ListTraverse(L,visit())):遍历线性表L的每个元素,对每个元素调用visit()函数进行处理,例如打印或计算。
在设计和实现这些操作时,需要考虑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特性,即元素在内存中是连续存储的,这有助于提高访问效率。同时,为了实现文件存储和加载功能,需要设计相应的文件读写函数,以便将线性表的状态保存到文件中并在需要时恢复。
通过本次实验,学生不仅能深入理解线性表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之间的关系,还能熟练掌握如何使用C语言或其他编程语言实现这些基本操作,提升编程能力和算法设计能力。此外,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为后续学习更复杂的数据结构打下坚实基础。

独角兽邹教授
- 粉丝: 39
最新资源
- 大数据时代发展背景下会展企业的精细化管理.docx
-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部件.ppt
- 通信工程项目的网络优化方式分析.docx
- 在通信工程监理项目中如何降低投入成本.docx
- 20100609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基础-A.doc
- 数据库运维方案.docx
- 对互联网教育市场去同质化方法的探究.docx
- EMS6010型路灯管理软件设计详细技术规范.doc
- 基于JSP的学生学籍管理系统方案设计书与开发.doc
- 第三单元构建无线局域网络.doc
- 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定额.doc
- PLC在热处理电阻炉温度控制系统设计中的应用.doc
- 新媒体环境下民办高校学生就业信息网络建设研究.docx
- 不同品牌主板电脑BIOS启动热键制作U盘安装win7系统.doc
- 移动通信信息技术应用及其发展.docx
- LCD等液晶接口设计方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