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
1. 非易失性存储器概念: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是一种即使在断电情况下也能保持所存储数据的电子存储器。与易失性存储器(如DRAM或SRAM)不同,后者在断电后会丢失数据。
2. 自由浮栅结构:文中提到的“自由浮栅非易失性存储器”是指存储器件中没有传统的浮栅(floating gate)结构,而是使用了其它技术来实现电荷的存储与保留。
3. I型核/壳量子点:I型核/壳量子点(Type-I core–shell quantum dots)是一种特殊设计的半导体纳米材料,核心材料和壳层材料之间存在I型能带结构。I型能带结构允许电子从核心材料向壳层材料转移,但阻止空穴的反向转移,这样可以有效避免电子的自发恢复。
4. 离散电荷俘获/隧穿中心:在存储器中,离散电荷俘获/隧穿中心是用来存储和控制电荷的区域。隧穿中心是指可以实现电荷的隧穿传输,即在电场作用下,电荷能够穿过薄层介质材料到达另一侧。
5. 隧穿介电层:在浮栅型存储器中,隧穿介电层(Tunneling Dielectric Layer)是电荷注入或移除时,电子必须穿过的一层绝缘材料。隧穿介电层通常比较薄,以便允许量子隧穿效应的发生。
6. ZnSe@ZnS核/壳量子点:这是一种特定的I型核/壳量子点,其中ZnSe是核心材料,ZnS是壳层材料。利用这种量子点作为存储单元中的电荷俘获和隧穿中心,可以有效提高存储器的性能和稳定性。
7. 电荷保持和耐久性:在存储器的性能评估中,“电荷保持”是指存储的电荷在没有外部作用的情况下能够被保持多久而不流失,“耐久性”(Endurance)是指存储器在经过多次写入和擦除循环后,其存储性能保持不变的能力。
8. 成本效益与灵活性:使用I型核/壳量子点作为存储中心可以简化浮栅存储器的加工过程,因为这种结构的量子点同时具有电荷俘获和隧穿能力,并且可通过溶液合成和加工获得,这对于降低成本和提高制备过程的灵活性具有重要意义。
9. 系统性研究和自发恢复:文中提到了“系统性研究”,指的是对新型存储器材料或技术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自发恢复(spontaneous recovery)是指存储器中捕获的电荷可能会因材料内部能态的变化而意外返回,影响存储器的性能。
10. 新型存储器概念:文中提到了“memristor”和“opto-electronic memory”,这些是新型存储器概念,旨在寻找具有更高性能、更低能耗、以及更多功能的下一代非易失性存储技术。
11. 商用固态驱动技术:浮栅晶体管(FGT)在主流商用固态驱动(如闪存)中占据了主导结构,这对于现代电子设备变得越来越重要。通过采用先进的材料,如量子点,来实现浮栅结构的潜力,可以提升存储器的性能。
12. 学术研究与应用潜力:研究指出,I型核/壳量子点在非易失性存储器中作为电荷捕获和隧穿中心的使用,展示了它们在性能、成本和灵活性方面的应用潜力,是学术研究到工业应用的一个有力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