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C++编程语言中,引用(Reference)和指针(Pointer)都是用来间接访问其他对象的工具,但它们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区别。以下是关于C++中引用和指针关系的详细解释:
1. 初始化要求:
引用在声明时必须初始化,即必须立即赋值给一个已存在的对象。例如:
```cpp
int iNum = 10;
int &rNum = iNum; // 正确,rNum引用iNum
int &rInvalid; // 错误,未初始化的引用无法通过编译
```
而指针则可以在任何时候被赋值或设为NULL,无需在声明时初始化。
2. 可变性:
引用一旦初始化后,就固定指向该对象,无法改变引用的目标。例如:
```cpp
int iNum = 10, iNum2 = 20;
int &rNum = iNum; // rNum引用iNum
rNum = iNum2; // 这里是赋值操作,不改变引用本身
rNum = &iNum2; // 错误,不能改变引用的目标
```
相反,指针可以随时改变指向的对象,只要目标类型兼容。
3. NULL值:
指针可以是NULL,表示它不指向任何对象。例如:
```cpp
int *pNum = NULL; // 指针可以为NULL
int &rNum = NULL; // 错误,引用不能为NULL
```
4. `sizeof`运算符:
对于引用,`sizeof`返回的是引用所引用的对象的大小,而对指针,`sizeof`返回的是指针变量本身的大小,通常是地址的字节数。例如:
```cpp
char c1 = 1;
char* pc = &c1;
char& rc = c1;
cout << sizeof(pc) << sizeof(rc) << endl; // 输出:4 1
```
5. 自增操作:
当对引用进行自增操作时,实际上是在改变引用所绑定的对象的值。如`rNum++`会增加`rNum`所引用的变量的值。而对于指针,自增操作改变的是指针自身,使其指向下一个内存位置。
6. 多级引用与多级指针:
C++不支持多级引用,即不能有如`int &&rNum`这样的语法。然而,可以有多个星号(*)构成的多级指针,如`int **ppNum`,用于访问多级嵌套的对象。
7. 安全性与使用:
引用通常被认为比指针更安全,因为它们不能为NULL,且一旦初始化后不能改变引用的目标。这降低了空指针异常和引用失效的风险。不过,引用的这些特性也可能限制了其在某些复杂情况下的灵活性,比如动态分配和内存管理。
在底层实现上,引用和指针的使用方式很相似。在汇编代码中,引用和指针的赋值操作都涉及到了内存地址的传递,尽管引用在概念上不能为NULL,但它们在内存中并无单独的存储空间,而是作为目标对象的一个别名。
总结来说,C++中的引用和指针虽然都可以用来间接访问对象,但在初始化、可变性、NULL值、`sizeof`、自增操作、多级使用以及安全性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理解这些差异对于编写高效、可靠的C++代码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