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count()和select count(1)的区别和执行方式讲解
在SQL查询中,`COUNT()`函数经常用于计算表中满足特定条件的行数。它有两种常见的用法:`COUNT(*)`和`COUNT(1)`,它们在大多数情况下会返回相同的结果,但可能存在微妙的性能差异。这篇文章将深入探讨这两种方法的区别和执行方式。 `COUNT(*)`是一个通配符,它会计算表中所有行的数量,包括含有NULL值的列。这意味着,无论表中列的值是否为NULL,`COUNT(*)`都会计入总数。这是最通用的形式,适用于大多数情况。 `COUNT(1)`是一种替代方法,它并不真正代表任何特定的列。它实际上是计算表达式为非NULL的行数,但由于1始终是非NULL值,`COUNT(1)`的行为与`COUNT(*)`相同,即统计所有行。在某些数据库系统中,如SQL Server,`COUNT(1)`可能在处理有大量NULL值的列时提供稍微优化的性能,因为它不需要检查每个列的NULL状态。 然而,对于有主键的表,`COUNT(主键)`通常被认为是最高效的,因为主键列通常带有唯一索引,数据库可以直接使用这个索引来计算非NULL值的数量,从而避免全表扫描。如果表中只有一个字段,那么`COUNT(*)`可能是最快的,因为它直接计算行数。 `COUNT(column)`与前两者不同,它只计算指定列中非NULL的行数。如果你只关心特定列中非NULL值的数量,这将非常有用。需要注意的是,`COUNT(column)`不会包括该列中的NULL值。 除了`COUNT()`,`SELECT 1`和`SELECT *`也是SQL中的常用操作。`SELECT 1`返回一个常量值1,对于每一行,结果都是1,通常用于`EXISTS`子句来检查是否存在满足条件的行。而`SELECT *`则返回所有列的所有数据,这在获取完整行信息时很有用,但可能会消耗更多资源,尤其是在大型表中。 至于`SUM(1)`,当它与`COUNT(*)`一起使用时,两者在计算满足条件的记录数方面是等效的。`SUM()`函数可以接受任何数值表达式,不只是1,它会返回传入值乘以满足条件的行数。但请注意,`SUM()`通常用于计算特定列的总和,而不是行数。 总结来说,`COUNT(*)`和`COUNT(1)`在大多数情况下提供相同的结果,但在特定场景下,如表结构和索引利用,它们的性能可能有所差异。选择哪种方法取决于你的具体需求和数据库系统的优化策略。了解这些细节可以帮助你写出更高效、更符合性能要求的SQL查询。




























- 粉丝: 7
我的内容管理 展开
我的资源 快来上传第一个资源
我的收益
登录查看自己的收益我的积分 登录查看自己的积分
我的C币 登录后查看C币余额
我的收藏
我的下载
下载帮助


最新资源
- 电子商务环境下基于ISO27001的企业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研究.doc
- 2022年WebGIS课程期末考试复习资料.docx
- 项目管理的几点个人体会.docx
- 网络对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样本.doc
- 基于的模拟电子钟单片机课程设计.docx
- (源码)基于Spring Boot和Vue的贪吃蛇对战平台.zip
- 软件系统运维手册.docx
- 如何构建网络环境下的计算机信息安全体系.doc
-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网络营销与策划》机考第二套标准试题及答案.docx
- 计算机图形学实验指导书.doc
- 银行网络安全建设方案书样本.doc
- 巧用Excel确定内含报酬率.doc
- 歌唱比赛评分系统设计(C语言完整版).doc
- 基于网络平台的教育管理流程简介.ppt
- (源码)基于Arduino的LXARDOSCOPE示波器软件.zip
- 健康网络专题知识讲座.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