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riminative Keyword Spotting
关键词检测(Keyword Spotting)是语音识别(Speech Recognition)领域的一个重要任务,旨在从语音对话(spoken utterances)中检测出指定的关键词。在众多应用中,如语音邮件检索(voicemail retrieval)、语音命令检测(voice command detection)以及口语术语检测和检索(spoken term detection and retrieval)等方面,这项技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关键词检测方法大多采用隐马尔可夫模型(Hidden Markov Models,HMMs)来解决这一本质上序列化的问题。HMM是概率模型,它用于描述一个系统随时间变化的行为,尤其是在语音识别中,HMM能够用于对语音的统计模型进行建模。尽管基于HMM的方法已经成为行业的标准解决方案,但它们仍存在一些局限性,比如训练过程并不直接最大化与检测性能相关的损失函数。 本文中,作者David Grangier、Joseph Keshet和Samy Bengio提出的是一种判别式方法(discriminative method)来检测和识别语音中的关键词。其核心思想在于,给定一个由音素(phonemes)序列表示的单词以及一个语音表达(spoken utterance),关键词检测器将预测语音表达中音素序列的最佳时间跨度,并给出相应的置信度。如果预测的置信度超过了一个设定的阈值,则宣布关键词在预测的时间跨度内被说出;否则,宣布关键词未被说出。这种方法在训练过程中被设计为判别式任务,意味着模型参数的选择是基于这样一个原则:在关键词被说出的语音表达中具有比在其他含有该关键词但未被说出的语音表达更高的置信度。 为了有效训练关键词检测器,作者提出了一种迭代算法。与基于HMM的标准检测策略形成对比的是,提出的训练方法直接最大化与检测性能相关的损失函数。在TIMIT和WSJ语料库上进行的多项实验展示了该方法与基于HMM的替代方法相比具有的优势。 在技术层面,判别式关键词检测可以与机器学习中的大边距(Large Margin)方法和核方法(Kernel Methods)相结合,这在由同一组作者编辑的《语音和说话人识别:大边距和核方法》一书中有所体现。大边距方法和核方法在模式识别中被广泛使用,它们能够处理非线性可分数据,并在各种机器学习任务中表现出优异的性能。 总体而言,判别式关键词检测方法着重于在训练过程中优化检测性能,它在理论和实践中都显示出比传统基于HMM的方法更高的准确性和鲁棒性。通过迭代算法来训练检测器能够确保模型参数的选取对检测任务更具有针对性,从而在语音识别中实现了更高效准确的关键词定位。随着语音识别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关键词检测算法有望在更多复杂的实际应用场景中得到应用。




























- 粉丝: 1
我的内容管理 展开
我的资源 快来上传第一个资源
我的收益
登录查看自己的收益我的积分 登录查看自己的积分
我的C币 登录后查看C币余额
我的收藏
我的下载
下载帮助


最新资源
- 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探讨.docx
- 《计算机应用基础》精品课程电子教学导案.doc
- 基于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探讨.docx
- 安全生产信息化平台设计方案.docx
- 2014年全国计算机等级测验考试《三级网络技术》上机测验考试冲刺试题4.doc
- 大数据时代我国宏观经济数据的冲突与协调.docx
- 2011级C语言课程设计方案课题安排.doc
- 大数据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初探.docx
- ATC单片机彩灯控制方案设计(含源文件).doc
- 基于翻转课堂的开放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模式应用研究.docx
- 测绘工程专业的计算机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探索.docx
- 基于计算思维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设计.docx
- 开放式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改革探索.docx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外文翻译外文文献英文文献液压支架的最优化设计.doc
- 板卡需求的分析.zip
- 计算机网络基础通信技师培训.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