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死亡病历质控与管理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医疗机构医疗安全与质量的提升。为了确保医疗制度的实施与抢救流程的落实,有效减少可避免的死亡事件,医疗机构必须建立科学规范的死亡病例评审体系,进行质量控制管理,并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建立死亡病例信息平台。 对于死亡的界定,需明确死亡的概念、诊断标准及程序。传统意义上,死亡指心肺功能停止。随着医学的发展,脑死亡(全脑死亡)概念也被纳入考虑范围,其诊断标准涉及多个方面,包括无感受性、无自主呼吸、无反射和脑电波平坦等。在临床上,脑功能不可逆性丧失被视作生命活动结束的象征。 接下来,医疗机构在诊断死亡时,应当依据国家相关规范,及时停止无效的心肺复苏措施,并开具《死亡证》。死亡证的签发需要主治及以上职称医师审核签字并盖章,并确保信息的准确、完整和及时性。 在死亡病例的数据采集方面,医疗机构管理人员和业务科室医务人员应采集相关数据,并通过合适的途径上报。数据采集应包括《死亡证》签发信息登记、病案首页死亡填写等内容。这不仅为基础性研究提供数据支持,还有助于医疗机构对死亡病例进行质控分析。 对于死亡病例的质控管理流程,一般包括数据采集、质量控制、结果分析与反馈、问题改进等步骤。医疗机构应参考世界卫生组织的相关指南,并结合自身实际,建立起一套系统化的管理流程。 此外,医疗机构死亡病例的范围明确指出,是指在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诊疗过程中发生的患者死亡。针对这些病例,医疗机构应进行质控管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环节:临床医生评估宣布临床死亡、死亡原因分析、质量控制检查、评审会议等,以确保每一例死亡病例都能得到科学合理的处理和分析。 建立死亡病例信息平台是提升死亡病例数据质量、分析病情演变趋势、确定医疗系统和医疗行为中存在的问题、寻找改进方案的关键。这不仅有助于医疗机构提升自身管理水平,也对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具有深远意义。 通过对医疗机构死亡病历的质控与管理,可以帮助医疗机构建立起一套科学、规范、系统的死亡病例评审机制,从而确保医疗质量与安全,减少可避免的死亡事件发生,推动医疗机构整体服务水平的提升。































- 粉丝: 43
我的内容管理 展开
我的资源 快来上传第一个资源
我的收益
登录查看自己的收益我的积分 登录查看自己的积分
我的C币 登录后查看C币余额
我的收藏
我的下载
下载帮助


最新资源
- aws-http-0.17.4-beta.jar
- configservice-0.27.2-beta-sources.jar
- cybrid-api-bank-kotlin-0.120.5-javadoc.jar
- dax-jvm-1.3.60-javadoc.jar
- kotlinx-serialization-csv-macosarm64-0.0.7-sources.jar
- connect-jvm-0.16.1-beta-sources.jar
- fsx-jvm-1.4.66-sources.jar
- dsql-1.4.9-javadoc.jar
- wisp-token-2024.08.15.161706-1b622b0.jar
- bedrockruntime-jvm-1.4.119.jar
- codestarconnections-jvm-1.1.2-sources.jar
- arczonalshift-jvm-1.4.41-javadoc.jar
- ec2-jvm-1.0.77-sources.jar
- emr-jvm-1.4.12-sources.jar
- bucket4j-2024.07.05.183137-dbec7ef-javadoc.jar
- docdb-jvm-1.0.79-javadoc.ja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