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Dijkstra’s algorithm求最短路径并打印出路径的各个节点

### Dijkstra’s Algorithm 修改版:求最短路径的跳数 #### 算法背景与原理 Dijkstra's 算法是一种用于寻找加权图中两点之间最短路径的经典算法。它通常应用于有向图或无向图,并且假设所有边的权重都是非负的。传统的 Dijkstra's 算法不仅能够找到从源节点到目标节点的最短路径,还能计算出这条路径的长度。 在本篇内容中,我们将介绍如何对 Dijkstra's 算法进行修改,使其能够计算从给定节点 \(s\) 到图中所有其他节点的最短路径的跳数(hop lengths)。这里所说的“跳数”是指路径上边的数量,而不是路径的实际长度。例如,在路径 \(A \rightarrow B \rightarrow C\) 中,从 \(A\) 到 \(C\) 的跳数为 2。 #### 算法核心思想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对 Dijkstra's 算法进行以下几项关键的调整: 1. **定义目标**:我们的主要任务是找到从给定节点 \(s\) 到图中所有其他节点的最短路径的跳数。 2. **修改数据结构**:为了存储每个节点的最短路径跳数,我们需要一个新的数组 \(D\) 来记录这些信息。 3. **更新逻辑**:在 Dijkstra's 算法的核心循环中,我们需要更新节点间的跳数而非实际路径长度。 4. **输出结果**:我们将输出每个节点到源节点 \(s\) 的最短路径的跳数。 #### 修改后的算法步骤 ##### 输入 - 图 \(G = (V, E)\),其中 \(V\) 是节点集合,\(E\) 是边集合。 - 源节点 \(s\)。 ##### 输出 - 一个数组 \(D\),其中 \(D[i]\) 表示从源节点 \(s\) 到节点 \(i\) 的最短路径的跳数。 ##### 算法描述 1. **初始化**:创建一个数组 \(D\),初始时对于每个节点 \(i\),设 \(D[i]\) 为 \(L[s, i]\),即从源节点 \(s\) 到节点 \(i\) 的直接连接(如果存在)的跳数;如果没有直接连接,则设 \(D[i]\) 为一个很大的值,表示无法直接到达。 - 初始化集合 \(C\),包含所有除了 \(s\) 之外的节点,表示尚未被处理的节点集合。 2. **核心循环**:重复执行以下步骤,直到所有节点都被处理: - 选择集合 \(C\) 中的某个节点 \(v\),使得 \(D[v]\) 最小。 - 将 \(v\) 从集合 \(C\) 中移除。 - 对于集合 \(C\) 中的每个节点 \(w\): - 更新 \(D[w]\) 的值,使其变为 \(D[w]\) 和 \(D[v] + 1\) 中较小的那个值。这里的 \(+1\) 表示从 \(v\) 跳到 \(w\) 需要额外的一次跳转。 3. **输出结果**:最终得到的数组 \(D\) 即包含了从源节点 \(s\) 到图中所有其他节点的最短路径的跳数。 #### 实现代码示例 根据上述算法逻辑,可以给出如下的伪代码实现: ```cpp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MAX_VALUE = 1000; const int N = 5; // 假设图中有 5 个顶点 // 定义 Dijkstra 算法的函数 void ShortestPath(int arr[][N], int s, int dist[], int path[]) { bool *S = new bool[N]; // 最短路径顶点集 int i, j, k; int w, min; // 初始化距离数组 for (i = 0; i < N; i++) { dist[i] = arr[s][i]; S[i] = false; if (i != s && dist[i] < MAX_VALUE) path[i] = s; else path[i] = -1; } S[s] = true; dist[s] = 0; // 主循环 for (i = 0; i < N - 1; i++) { min = MAX_VALUE; int u = s; // 选择具有最短路径的顶点 for (j = 0; j < N; j++) if (!S[j] && dist[j] < min) { u = j; min = dist[j]; } S[u] = true; // 更新到其他顶点的距离 for (k = 0; k < N; k++) { w = arr[u][k]; if (!S[k] && w < MAX_VALUE && dist[u] + 1 < dist[k]) { dist[k] = dist[u] + 1; path[k] = u; } } } } // 输出最短路径的函数 void printPath(int arr[][N], int s, int dist[], int path[]) { cout << "从顶点" << s << "到其他各顶点的最短路径为:\n\n"; for (int i = 0; i < N; i++) if (i != s) { int j = i, k = 0; while (j != s) { // 打印路径 cout << j << " -> "; j = path[j]; } cout << s << " (跳数: " << dist[i] << ")\n"; } } ``` #### 总结 通过上述修改后的 Dijkstra's 算法,我们可以有效地计算从给定节点 \(s\) 到图中所有其他节点的最短路径的跳数。这种方法不仅保留了原算法的优点,还能够适应特定场景下的需求。

























- 粉丝: 0
我的内容管理 展开
我的资源 快来上传第一个资源
我的收益
登录查看自己的收益我的积分 登录查看自己的积分
我的C币 登录后查看C币余额
我的收藏
我的下载
下载帮助


最新资源
- 网络营销的市场分析.pptx
- 电气系统安全讲座.ppt
- 经管系课程实训报告网络营销实训报告.doc
- 网络综合布线系统与施工技术(0007).pdf
- 最新田源基于单片机的电子闹钟设计.doc
- 京东商城软件需求说明书.doc
- 基于 Python 的雅各比与赛德尔迭代法图形化解方程组实现
- 物流项目管理复习题.doc
- 综合布线技术与工程实训教程3综合布线系统的传输和连接介质.pptx
- 基因工程综合练习题.doc
- 软件工程数字媒体与游戏邹昆2016.ppt
- 专升本C语言程序设计试卷.docx
- 加强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的几点认识和体会.doc
- 申办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含虚拟货币发行)公司业务发展报告.docx
- 装饰装修工程项目管理常用表格.doc
- 项目管理工作内容.docx



- 1
- 2
前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