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合适的资源?快使用搜索试试~ 我知道了~
资源推荐
资源详情
资源评论










格式:pdf 资源大小:83.7MB 页数:112













格式:pptx 资源大小:3.4MB 页数:112

格式:pptx 资源大小:32.3MB 页数:154

格式:pptx 资源大小:15.3MB 页数:121

格式:pptx 资源大小:8.2MB 页数:120

格式:pdf 资源大小:2.2MB 页数:333




一、前言
1.1 项目介绍
【1】项目开发背景
【2】设计实现的功能
【3】项目硬件模块组成
【4】设计意义
【5】国内外研究现状
【6】摘要
1.2 设计思路
1.3 系统功能总结
1.4 开发工具的选择
【1】设备端开发
【2】上位机开发
1.5 参考文献
1.6 系统框架图
1.7 系统原理图
1.8 实物图
1.9 模块的技术详情介绍
【1】ESP8266-WIFI模块
【2】MQ135空气质量传感器
【3】SHT30模块
【4】BH1750光敏传感器模块
【5】MQTT协议
【6】继电器模块
二、硬件选型
2.1 STM32开发板
2.2 USB下载线
2.3 ESP8266 WIFI
2.4 继电器(买2个)
2.5 SHT30温湿度模块
2.6 PCB板
2.7 BH1750光敏传感器
2.8 MQ135传感器
2.9 OLED显示屏
2.10 风扇模块(通风风扇)
2.11 雾化片
2.12 电源扩展板
2.13 母对母杜邦线
2.14 白色LED灯模块
2.15 蜂鸣器模块
2.16 稳压模块
2.17 电源插头
三、部署华为云物联网平台
3.1 物联网平台介绍
3.2 开通物联网服务
3.3 创建产品
(1)创建产品
(2)填写产品信息
(3)产品创建成功
(4)添加自定义模型
【1】创建服务ID
【2】环境温度 SHT30_T 浮点数
【3】环境湿度 SHT30_H 浮点数
【4】环境光照强度 BH1750 整型
【5】MQ135 空气质量 浮点数
【6】LED_SW 照明灯 布尔类型
【7】MOTOR_SW1 消毒雾化 布尔类型
【8】MOTOR_SW2 通风风扇 布尔类型
【9】run_mode 运行模式 布尔类型 1自动模式 0手动模式

(5)创建完成
3.4 添加设备
(1)注册设备
(2)根据自己的设备填写
(3)保存设备信息
(4)设备创建完成
(5)设备详情
3.5 MQTT协议主题订阅与发布
(1)MQTT协议介绍
(2)华为云平台MQTT协议使用限制
(3)主题订阅格式
(4)主题发布格式
3.6 MQTT三元组
(1)MQTT服务器地址
(2)生成MQTT三元组
3.7 模拟设备登录测试
(1)填入登录信息
(2)打开网页查看
(3)MQTT登录测试参数总结
3.8 项目凭证
3.9 创建IAM账户
3.10 获取影子数据
3.11 修改设备属性
四、Qt开发入门与环境搭建
4.1 Qt是什么?
4.2 Qt版本介绍
4.3 Qt开发环境安装
4.4 开发第一个QT程序
4.5 调试输出
4.6 QT Creator常用的快捷键
4.7 QT帮助文档
4.8 UI设计师使用
4.9 按钮控件组
4.10 布局控件组
4.11 基本布局控件
4.12 UI设计师的布局功能
五、上位机开发
5.1 Qt开发环境安装
5.2 新建上位机工程
5.3 切换编译器
5.4 编译测试功能
5.5 设计UI界面与工程配置
【1】打开UI文件
【2】开始设计界面
5.6 设计代码
【1】获取token
【2】获取影子数据
【3】解析数据更新界面
【4】判断设备是否离线
【5】获取设备最新数据上传时间
【5】界面的数据更新
5.5 编译Windows上位机
5.6 配置Android环境
【1】选择Android编译器
【2】创建Android配置文件
【3】配置Android图标与名称
【3】编译Android上位机
5.7 设备仿真调试
六、 ESP8266-WIFI模块调试过程
6.1 接电脑USB口调试
6.2 ESP8266的STA+TCP客户端配置

七、STM32代码设计
7.1 硬件连线说明
7.2 硬件原理图
7.3 硬件组装过程
7.4 硬件实物图
7.5 KEIL工程
7.6 程序下载
7.7 程序正常运行效果
7.8 取模软件的使用
7.9 WIFI模块与服务器交互协议
(1)代码分析
(2)关键点说明
7.10 硬件初始化
(1)代码分析
(2)总结
7.11 WIFI模块-初始化
(1)代码分析
(2)代码逻辑特点
7.12 按键逻辑代码
(1)代码分析
(2)代码逻辑特点
7.14 数据采集与显示
(1)代码解析
(2)特点和优势
7.15 自动逻辑控制代码
(1)代码功能解析
(2)优点
7.16 处理上位机下发的数据
(1)代码功能解析
(2)优点
八、使用STM32代码的流程以及注意事项
8.1 第1步
8.2 第2步
8.3 第3步
九、代码移植更改
【1】STM32代码
【2】Qt上位机代码
十、STM32核心main.c代码
九、总结
十、复刻项目说明
版权声明

一、前言
1.1 项目介绍
【1】项目开发背景
随着现代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养殖场的环境管理变得愈加重要。良好的环境条件不仅能提高动物的生长速度和健
康水平,还能有效降低疾病的传播和死亡率。因此,养殖场对温度、湿度、空气质量、光照等环境参数的监测和
控制已成为保障养殖效益和动物福利的关键环节。传统的养殖场环境监测多依赖人工巡检和简单的设备控制,这
种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随着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传感器和物联网的智能环境
监测系统逐渐成为养殖业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手段。
现代养殖场需要实时获取环境数据并进行精确控制。温湿度的变化直接影响到动物的生长环境,过高或过低的温
湿度都可能导致动物生病或死亡。空气质量问题,尤其是气体污染物(如氨气等)的积累,也会影响动物的健康
和养殖效益。而光照强度的不足或过强,也会影响动物的生物钟和生产性能。因此,养殖场需要集成多种传感器
以实时采集环境数据,并能在超过阈值时自动进行调节。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普及,将采集到的数据上传至云平台,进行远程监控和控制成为可能。通过利用ESP8266-
WIFI模块等联网设备,养殖场可以将环境监测系统与云平台结合,实现对养殖环境的远程控制和管理。同时,借
助云平台的强大计算能力,用户可以获取数据的记录,进一步提升养殖环境的智能化水平。
随着智能手机和计算机技术的进步,用户希望能够随时随地通过手机APP或电脑端对养殖环境进行监控和调节。
借助Android和Windows平台的应用程序,养殖场主可以通过云平台获取实时数据,并根据需求调整系统设置,
进行手动或自动模式下的环境控制。这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降低了人工干预的频率,使养殖场能够实现更加
精准和智能的环境管理。
本项目结合现代传感技术、物联网技术和云计算技术,设计一个高效、智能的养殖场环境监测与控制系统。系统
通过STM32作为主控芯片,利用SHT30、MQ135、BH1750等传感器实时采集环境数据,并通过OLED显示屏展示
数据;通过ESP8266模块将数据上传至云平台,支持远程控制和报警;同时,具备自动和手动模式,能够根据环
境变化自动调节设备运行状态,确保养殖场始终处于适宜的环境条件。

软件运行效果:
剩余149页未读,继续阅读
资源评论


DS小龙哥
- 粉丝: 5w+
上传资源 快速赚钱
我的内容管理 展开
我的资源 快来上传第一个资源
我的收益
登录查看自己的收益我的积分 登录查看自己的积分
我的C币 登录后查看C币余额
我的收藏
我的下载
下载帮助


最新资源
- 计算机二级习题-计算机二级资源
- 深度学习导论课手写数字识别作业的 MATLAB 卷积神经网络实现代码
- 智能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单片机技术应用项目教程.ppt
- 《移动电子商务》课程标准.doc
- matlab的滤波器的设计与仿真.doc
- WeBlog-毕业设计资源
- 基于PLC的电梯控制系统方案设计书71333.doc
- PLC自动化生产线毕业设计李辉煌.doc
- 初中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设计与学生深度学习结合分析.docx
- 大数据背景下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及措施.docx
-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doc
- 联想ThinkCloud-Center云计算管理平台解决方案.pdf
-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基于UML医院患者监护系统的分析与设计.doc
- 项目管理办公室(PMO):企业与组织“做对的事”和“把事情做对”的关键.docx
- VB企业人事管理论文.doc
- 语音降噪LMS算法.doc
资源上传下载、课程学习等过程中有任何疑问或建议,欢迎提出宝贵意见哦~我们会及时处理!
点击此处反馈



安全验证
文档复制为VIP权益,开通VIP直接复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