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P固定资产业务配置及操作手册主要涵盖了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核心流程和配置步骤。固定资产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资产的购置、折旧、报废等业务处理。以下是手册中的关键知识点:
1. **业务说明**:固定资产业务管理(AM)关注企业日常的固定资产操作,包括购买新资产、退役旧资产以及对资产进行折旧处理。
2. **上线前提**:在启动SAP固定资产管理模块前,需准备公司代码(Company ID)和科目表(Chart of Account)。公司代码用于区分不同的业务实体,科目表则定义了财务报告的结构。
3. **逻辑关系**:折旧表和科目表之间的关系是多对多,一个折旧表可分配给多个公司代码,而一个科目表也可对应多个公司代码。两者通过公司代码建立联系。资产类别的科目设置通过科目决定变式(Account Determination)进行,每个类别在每个公司代码下有独立的科目设置。
4. **配置步骤**:
- **步骤1**:在折旧表下设置不同的折旧范围,用于区分不同的折旧策略。
- **步骤2**:将折旧表分配给不同的公司代码,确保每个公司都有对应的折旧表。
- **步骤3**:定义科目决定变式,以确定资产类别如何影响科目。
- **步骤4**:设置资产类别与科目决定变式的关联,结合折旧表、科目表和折旧范围,最终确定资产使用的科目。
5. **分类账处理**:一个折旧表内可包含多个折旧范围,每个范围可以指定不同的分类账,并定义其对总账的影响。在设置科目时,可以指定不同折旧范围对应不同的分类账。
6. **折旧计算逻辑**:资产首次获得价值时,系统会自动生成各会计期间的折旧信息。当资产价值变动时,根据事务类型(Transaction Type)调整资产价值和折旧。例如,正常折旧按月进行,特殊折旧直接影响当年折旧,计划外折旧影响下一年度,而手工折旧需手动记账。
7. **问题解答**:系统标准折旧范围的设置通常在折旧表的配置中完成。对于通过以前年度方式增加的资产价值,折旧的变化需要根据事务类型和折旧规则来调整。
8. **配置设置**:
- **进项税和销项税设置(OBCL)**:在分配折旧表时,需要配置进项税和销项税的相关参数。
- **折旧期间控制**(通过T-CODE: OBCL):设定折旧开始和结束的日期。
- **折旧码**:设置残值率、计算方法并激活,是折旧计算的关键。
- **折旧表和折旧范围**:创建和复制折旧表,设定哪些折旧范围用于记账,以及与分类账的关联。
9. **其他设置**:包括为折旧范围定义允许的折旧类型,确保折旧操作符合企业的业务需求。
SAP固定资产业务配置涉及的环节众多,需要精细的规划和操作,以确保资产数据的准确性和财务报告的合规性。在实际应用中,企业应根据自身业务特点灵活配置,以满足特定的管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