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静态库的生成与使用
一:首先创建两个.c文件,add.c,max.c,一个.h文件(foo.h),
然后将.c文件编译成.o文件
二:使用 ar 命令将第一步编译的所有”.o”文件生成静态库,其中:
◼ c 是创建库
◼ r 是将方法添加到库中
◼ v 显示过程
三:使用:
◼ -L 指定库的存储路径
◼ -l 指定库的名称(不需要前面的‘lib’和扩展名‘.a’)
2.共享库的生成与使用
前面操作跟上述一样,使用 gcc 命令将编译前面所有的”.o”文件生成共享库
以下是使用共享库“libfoo.so”和“main.c”生成可执行文件的过程,其中 -L 指定库的存储
路径, -l 指定库的名称(不需要前面的‘lib’和扩展名‘.so’), 如果在库的存储路径有同名的共享库和静态库,gcc 默认使用共享库。
编译过后,直接运行./ main会报错,原因是系统加载共享库时,找不到对应的共享库文件”libfoo.so”, 但是该库确实在当前目录下存在。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系统默认只会去存储库的标准位置(/lib 或/usr/lib 等)加载,而不会在当前位置寻找。所以将库拷贝到/usr/lib 下,再执行程序,就可以成功。
3、静态库和共享库的区别
静态库的代码在编译过程中已经被载入可执行程序,因此体积较大。共享库的代码是在可执行程序运行时才载入内存的,在编译过程中仅简单的引用,因此代码体积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