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2E vs. SecOC

在现代汽车电子和网络系统中,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在提升系统的可靠性和防护能力方面至关重要。开放性的车载网络中,诸多数据需要在不同的ECU(电子控制单元)之间传输。AUTOSAR(AUTomotive Open System ARchitecture)框架引入了两种关键机制:E2E(End-to-End Protection)和SecOC(Secure Onboard Communication),它们旨在解决这些数据传输中的不同问题。

E2E(End-to-End Protection)

概述

E2E保护主要关注的是确保数据传输的完整性、序列、和防重复性。E2E机制主要用于在车内网络传输数据过程中检测并纠正可能发生的误差。

主要特性
  1. 数据完整性检查:使用校验和或哈希机制检测数据是否被篡改。
  2. 序列控制:通过序列号机制确保数据包的顺序和完整性。
  3. 防重传和重复:使用时间戳和序列号来避免数据包的重复接收。
  4. 错误检测和恢复:提供了检测和报告数据包错误的机制。
应用场景
  • 实时系统:例如制动系统、动力系统等,要求高数据传输完整性和实时性。
  • 传感器数据传输:确保传感器数据传输的完整性,防止数据丢失或损坏。
实现机制
  • 序列号:每个数据包附加一个序列号,用于检测数据包的顺序和重复。
  • 时间戳:附加时间戳信息,用于检查数据包是否过期。
  • 校验和/哈希:使用CRC、MD5等算法生成校验和或哈希值,用于检测数据的完整性。

SecOC(Secure Onboard Communication)

概述

SecOC(Secure Onbo

### CAN总线端到端(E2E)加密或保护机制的实现方法 #### 1. **E2E保护的基本概念** 在CAN总线上,为了保障信号传输的安全性可靠性,通常会采用端到端(End-to-End, E2E)保护机制。这种机制主要用于防止数据篡改、重放攻击以及非法访问等问题。E2E保护的核心目标是确保从发送方到接收方的数据完整性、新鲜度真实性。 根据AUTOSAR标准[^1],E2E保护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 数据完整性:通过CRC或其他校验算法检测数据是否被修改。 - 数据新鲜度:利用计数器或时间戳来防止重放攻击。 - 数据真实性:通过认证技术确认消息确实来自合法的发送者。 #### 2. **E2E保护的具体实现** ##### (1)**配置阶段** 在实际应用中,E2E保护的第一步是对通信路径上的各个组件进行配置。这包括定义哪些信号组需要受到保护,以及如何设置相应的参数。例如,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只需要对特定的关键信号启用E2E保护,而不是整个PDU。 具体来说,可以通过加载预设的配置文件来决定服务ID服务方法是否需要E2E保护[^3]。如果某个服务的方法需要保护,则进一步指定其保护范围策略。 ##### (2)**头部信息生成** 当确定某条消息需要E2E保护时,会在原始数据前附加一个专门用于验证的头部信息。这部分头部信息包含了用于后续验证所需的元数据,如计数器值、CRC值等。 以下是基于Vsomeip库的一个典型代码片段展示如何动态计算并插入这些头部信息: ```cpp if (e2e_provider_) { if (!is_service_discovery) { service_t its_service = VSOMEIP_BYTES_TO_WORD( _data[VSOMEIP_SERVICE_POS_MIN], _data[VSOMEIP_SERVICE_POS_MAX]); method_t its_method = VSOMEIP_BYTES_TO_WORD( _data[VSOMEIP_METHOD_POS_MIN], _data[VSOMEIP_METHOD_POS_MAX]); #ifndef ANDROID if (e2e_provider_->is_protected({its_service, its_method})) { // 获取受保护区域起始位置 size_t its_base = e2e_provider_->get_protection_base({ its_service, its_method}); // 构造缓冲区 its_buffer.assign(_data + its_base, _data + _size); // 计算并添加保护头 e2e_provider_->protect({ its_service, its_method}, its_buffer, _instance); // 插入头部至原数据前端 its_buffer.insert(its_buffer.begin(), _data, _data + its_base); _data = its_buffer.data(); } #endif } } ``` 此代码展示了如何依据预先设定的服务ID与方法ID判断该消息是否需执行额外的E2E保护逻辑,并据此调整最终发出的消息内容[^3]。 ##### (3)**消息验证** 接收到带有E2E保护的消息后,接收端同样需要按照既定规则解析出其中嵌套的有效负载及其关联的元数据。随后运用相同的算法重新计算预期的结果并与实际接收到的内容对比,以此判定消息的真实性及未受损状态。 #### 3. **与其他安全措施的区别**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E2E提供了较为全面的基础安全保障能力,但它并不完全替代其他高级别的安全性需求解决方案。例如,对于跨ECU间的高敏感度通讯而言,SecOC(Secure On-Chip Communication)则更适合处理这类场景下的加解密操作及相关密钥管理事务。 此外,尽管两者都能达到一定程度的功能安全等级ASILD级别支持,但在网络信息安全层面只有后者才真正符合ISO21434的要求[^1]。 ---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