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首届云原生边缘计算峰会(KubeEdge Summit 2022)于线上成功举办。现场,谐云资深技术总监、边缘计算负责人魏欢分享了云原生边缘计算框架的演进。从边缘计算框架的基本概念切入,详细讲解了企业级边缘计算平台关键特性等,并通过3个典型应用场景深入浅出地分享了谐云边缘计算领域的落地实践。
本文为魏欢老师在峰会主论坛Keynote环节中的演讲实录。
本次分享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
什么是云原生边缘计算框架?
使用Kubernetes的设计理念来打造这样一个边缘计算框架,靠不靠谱?
作为一直致力于Kubernetes技术落地的谐云,有哪些真实有效、规模化、可复制的成熟落地经验?
面对未来更多的应用场景,作为用户或者一线的技术实践者,又该对框架或场景本身有着怎样的进一步考虑?
一、边缘计算生态共建
企业级边缘计算平台的5大关键特性
首先,构建一个企业级的边缘计算平台,需要具备5大关键功能或者特性。
第一,是对于边缘应用的支持。也就是说,希望可以像在云中心一样发布和管理边缘应用,并且支持边缘自治。边缘自治的意思是即使云中心和边缘失去网络连接,边缘应用依然能正常运行,当云边网络恢复正常后,云中心又能立刻感知到边缘应用的状态,并且又能正常地更新它。
第二,是对于状态的实时掌控和感知。前文提到了应用的例子,这里再举一个边缘设备的例子。云中心要能够实时地掌控和感知边缘设备的状态,包括设备数据的采集和对设备的控制。
第三,是从云到边的基础设施,例如算力下沉、算力卸载(offloading)等等。我们经常说边缘是云中心的延伸,通过将算力从中心下沉至“物”的边缘,实现近场计算或者边缘计算,以前也叫雾计算(Frog Computing)。这里的第一个“物”指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