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章:板级数据 & 仿真模型全解析
在做高速PCB设计的时候,板叠层(Stackup)和仿真模型(Simulation Models) 就像汽车的底盘和引擎,没它们撑住,后面再精美的设计都是“空中楼阁”。很多同学在一开始做前仿真(Pre-layout Simulation)时,都会遇到两个问题:
- 叠层数据不全怎么办?
- IBIS仿真模型从哪里来?
今天我们就来深挖这两个问题,顺便结合一些实战经验,帮你更快上手 HyperLynx 里的高速信号仿真。🎯
🔹 一、叠层(Stackup)设定
在做前仿真时,最理想的情况当然是直接用 最终的PCB叠层 数据。但现实中,项目早期常常遇到“叠层还没定”的情况。这时候怎么办?
👉 我们可以先用目标材料的电气参数,自己临时构建一个“仿真叠层”:
- 介电常数(varepsilon_r ):主要决定信号传播延迟。数值不同,只会影响波形到达时间,不会大改波形形态。
- 损耗角正切( tan\delta ):决定高频分量的衰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