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C的认识:
不适合处理非常大的雷击浪涌,可与MOV等配合使用。
电流限制(限流保护)
在正常工作时,PTC的电阻很小(几欧姆以下),电流可以正常通过。
当发生浪涌(例如上电瞬间电容充电、电机启动、雷击等)时,电流骤增,PTC迅速升温。
PTC温度升高后,电阻值大幅上升(可达几千欧姆),从而限制电流继续上升,保护后级电路元件不受损坏。
2. 自恢复功能
PTC冷却后,电阻自动恢复到原来的低阻状态。
这使得PTC在多次浪涌事件中可以重复使用,不像保险丝那样一次性烧断。
PTC的居里温度和TN点:
在了解PTC的详细特性之前, 我们先了解一个概念,那就是居里温度。居里温度(C.P.)即阻值为25°C时的阻值的两倍时所对应的温度。室温至居里点的范围内,电阻值稍有降低但基本维持一定。当环境温度超过居里点,电阻值几乎呈阶跃性的增加。如下图所示:
环境温度超过居里点后,若仍然持续上升,PTC将失去正的温度特性,阻值降低。阻值开始下降的点被称为TN点。
PTC在浪涌防护中的地位:
PTC作用的时候,必然导致电路停机,浪涌测试必然不过,仅仅起到保护后级电路的作用。
通常PTC用作防护时一般和压敏电阻(MOV)、瞬态抑制二极管(TVS)配合使用,单独用来防雷时存在响应速度慢、防雷等级低等问题,浪涌测试还是主要利用下面的防护器件和电路:
防浪涌电路中的元器件主要有气体放电管GDT、压敏电阻MOV、TVS管、TSS管、PTC、保险管、熔断器、空气开关、还有电感、电阻、电容等。
保护元件 | 工作原理 | 是否可恢复 | 常用于 |
---|---|---|---|
PTC热敏电阻 | 温度升高→电阻升高 | ✅ 可恢复 | 电源、充电器、LED驱动 |
MOV(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 | 电压升高→电阻下降 | ❌ 不可恢复(大浪涌后易损) | 雷击、电网浪涌 |
TVS二极管 | 电压超阈值→强制钳位 | ✅ 可恢复(视情况) | 数据线保护、通信接口 |
保险丝 | 过流熔断 | ❌ 一次性 | 电源、负载短路保护 |
这样的电源输入电路,没有防浪涌器件,必然不过浪涌或雷击测试:
PTC的选型:
① 确定工作电压(V<sub>max</sub>)
-
PTC必须能承受电路正常工作电压。
-
选择 最大工作电压 ≥ 实际工作电压。
-
常见电压等级:6V、12V、16V、24V、30V、60V、90V、250V 等。
② 确定维持电流(I<sub>hold</sub>)
-
PTC在不动作状态下能长期通过的最大电流。
-
要确保 I<sub>hold</sub> ≥ 电路正常最大工作电流。
③ 确定动作电流(I<sub>trip</sub>)
-
PTC进入高阻状态的电流阈值。
-
要求 I<sub>trip</sub> ≤ 电路可能的最大浪涌电流。
④ 确定最大容许电流(I<sub>max</sub>)与最大容许电压(V<sub>max</sub>)
-
在故障或浪涌发生时,PTC能承受的最大电流和电压。
-
通常配合保险丝或浪涌器件(如MOV)使用。
⑤ 响应时间(T<sub>trip</sub>)
-
浪涌响应越快越好。
-
某些对浪涌反应要求快的场合(如USB、LED驱动),要选低延迟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