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AI大模型就是个小镇做题家,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首先来看,AI大模型是怎么来的?
要想训练出AI大模型,一般分为2个阶段:
1)预训练 2)微调
1.AI大模型:预训练阶段
如果把AI大模型看成学生。
那么,预训练就像学生看教科书。学生会通读教科书,通过阅读这些内容来积累基础知识。
对应的AI大模型预训练阶段,就是给计算机喂入海量的数据,让计算机去学习语言的结构语法等知识,就像学生阅读教科书积累知识一样,让它具备”解题思路"。
当给计算机一个新问题的时候,它就能根据学到的知识,举一反三给出答案。
那么,如何提高答案的准确率呢?
这就要进入AI大模型的第二阶段:微调。
2.AI大模型:微调阶段
微调是对上一步得到的基础模型进行改良优化。
比如说,把基础模型看成学生,在微调前他能考70分,微调后他就能考到90分。
学生要通过做练习题,来拔高能力。也就是,学生需要自己尝试各种方法去写作业,通过”答案“对错这个反馈,来找到正确的解题思路和答案。
这里的”练习题“就是微调。也就是在没有明确的正确答案的情况下,把”题库“给到基础模型进行学习,它会尝试生成不同的输出并根据反馈(奖励或者惩罚,也就是练习题的答案对或者错),来调整自己的行为,学习哪些输出是好的,哪些是坏的。
通过做“练习题”(微调)可以让AI大模型更好的优化自己的行为,使得它在更复杂的任务中表现更出色。
所以,AI大模型也是个小镇做题家,通过看教科书(深度学习),然后做练习题(强化学习),最终高考取得高分。
以上就是AI大模型的通俗解释,如果想要更深入的了解背后用的AI知识,比如上面说的学生看“教科书”是指深度学习,学生做“练习题”是强化学习等技术,可以看我这个最新视频:
在AI重塑各行各业的今天,数据才是未来的“新石油”。我最新的《数据分析思维》视频课不教复杂代码,而是帮你掌握数据分析底层逻辑——从精准决策、业务优化到项目落地,用数据驱动结果。
无论是想高效解决职场问题,还是转型高薪数据分析/AI岗位,系统化思维都能让你抓住机遇,告别“拍脑袋”决策,成为老板和AI都离不开的核心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