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stapi】项目目录架构设计

一. 前言

FastAPI可能更倾向于使用模块化的方式,比如按功能划分目录。

二. 【fastapi】架构示例

1.适用于中大型项目的

myfastapi/
├── .env                    # 环境变量文件
├── .gitignore
├── Dockerfile
├── docker-compose.yml
├── requirements.txt        # 或使用 poetry/pipenv
├── README.md
│
├── src/                    # 项目主目录
│   ├── main.py             # 应用入口文件
│   │
│   ├── core/               # 核心配置
│   │   ├── config.py       # 配置加载
│   │   └── security.py     # 安全相关(如 JWT)
│   │
│   ├── api/                # API 路由
│   │   ├── v1/             # API 版本控制
│   │   │   ├── endpoints/
│   │   │   │   ├── auth.py
│   │   │   │   ├── users.py
│   │   │   │   └── items.py
│   │   │   └── routers.py  # 路由聚合
│   │   └── deps.py         # 路由依赖项
│   │
│   ├── models/             # 数据库模型
│   │   └── models.py
│   │
│   ├── schemas/            # Pydantic 模型
│   │   ├── auth.py
│   │   ├── user.py
│   │   └── item.py
│   │
│   ├── services/           # 业务逻辑
│   │   ├── auth_service.py
│   │   ├── user_service.py
│   │   └── item_service.py
│   │
│   ├── db/                 # 数据库相关
│   │   ├── session.py      # 数据库会话管理
│   │   ├── repositories/   # 数据库操作层(可选)
│   │   └── migrations/     # Alembic 迁移脚本
│   │
│   ├── utils/              # 工具类
│   │   ├── email.py
│   │   └── logger.py
│   │
│   ├── tests/              # 测试用例
│   │   ├── conftest.py
│   │   ├── test_auth.py
│   │   ├── test_users.py
│   │   └── test_items.py
│   │
│   ├── static/             # 静态文件
│   └── templates/          # Jinja2 模板(如果需要)
│
└── alembic.ini             # Alembic 配置

核心文件说明:

  1. main.py - 应用入口
from fastapi import FastAPI
from src.core.config import settings
from src.api.v1.routers import api_router

app = FastAPI(title=settings.PROJECT_NAME)
app.include_router(api_router, prefix="/api/v1")
  1. config.py - 配置管理
from pydantic import BaseSettings

class Settings(BaseSettings):
    PROJECT_NAME: str = "My FastAPI"
    DATABASE_URL: str
    
    class Config:
        env_file = ".env"
  1. 路由示例 (users.py)
from fastapi import APIRouter, Depends
from src.services.user_service import UserService

router = APIRouter()

@router.get("/users/{user_id}")
async def get_user(
    user_id: int,
    service: UserService = Depends()
):
    return service.get_user(user_id)
  1. 服务层示例 (user_service.py)
class UserService:
    def __init__(self, db_session: AsyncSession = Depends(get_db)):
        self.db = db_session

    async def get_user(self, user_id: int):
        # 业务逻辑实现
        return ...

2. 小型项目简化版

myapp/
├── main.py
├── config.py
├── routers/
│   ├── items.py
│   └── users.py
├── models/
├── schemas/
└── db.py

3. 企业级项目扩展:

  • 添加 celery_tasks/ 目录处理异步任务
  • 增加 client/ 目录存放第三方服务客户端
  • 创建 middlewares/ 目录自定义中间件
  • 添加 healthcheck/ 健康检查端点
  • 使用 domain/ 目录实现领域驱动设计

关键注意事项:

数据库迁移:

  • 使用 Alembic 进行数据库版本控制
  • 迁移脚本应放在 db/migrations/versions

测试建议:

  • 使用 pytest 编写测试用例
  • 添加集成测试和单元测试
  • 使用 TestClient 进行 API 测试

部署友好:

  • 添加 Prometheus 监控端点
  • 实现完善的日志记录
  • 添加 API 限流机制

安全实践:

  • 使用 CORSMiddleware 处理跨域
  • 实施 JWTOAuth2 认证
  • 输入验证使用 Pydantic 模型

异步支持:

  • 数据库驱动选择 async 版本(如 asyncpg
  • 使用 httpx 进行异步 HTTP 请求
  • 注意 async/await 的合理使用

项目架构遵循了关注点分离原则,符合现代 API 开发的最佳实践,能够很好地支持项目从开发到部署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实际项目中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适当增减模块。

以上就是关于【fastapi】项目目录架构设计的基本介绍,后面会有详细的文章在进行讲解分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 FastAPI 项目架构设计与最佳实践 FastAPI 是一种高性能、易于学习且适合生产环境的 Web 框架,其设计目标是让开发者能够快速构建高效且可维护的服务[^2]。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实际开发过程中通常会结合现代软件工程中的多种设计理念和技术栈。 #### 1. **项目目录结构** 一个典型的 FastAPI 项目应具备清晰合理的目录结构,以便于团队协作和后期维护。以下是推荐的一种常见目录布局: ```plaintext project/ │ ├── app/ # 主应用程序文件夹 │ ├── __init__.py # 初始化模块 │ ├── main.py # 启动入口脚本 │ ├── routers/ # 路由定义 │ │ └── user.py # 用户路由 │ │ └── product.py # 商品路由 │ ├── models/ # 数据库模型 │ │ └── base.py # 基础模型类 │ │ └── user.py # 用户表模型 │ │ └── product.py # 商品表模型 │ ├── schemas/ # Pydantic 请求验证模式 │ │ └── user.py # 用户请求模式 │ │ └── product.py # 商品请求模式 │ ├── services/ # 业务逻辑层 │ │ └── user.py # 用户服务 │ │ └── product.py # 商品服务 │ ├── config/ # 配置管理 │ │ └── settings.py # 环境变量加载 │ ├── utils/ # 工具函数集合 │ └── exceptions/ # 自定义异常处理 │ ├── tests/ # 测试用例 └── requirements.txt # 依赖包列表 ``` 这种分层的设计方法不仅提高了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还通过分离关注点降低了各部分之间的耦合度[^4]。 --- #### 2. **核心设计原则** ##### (1) **领域驱动设计(DDD)** 在复杂的企业级应用中,建议采用领域驱动设计来组织代码结构。这种方式强调从业务角度出发,将功能划分为不同的领域模块,并为每个领域创建独立的服务层和服务接口[^5]。这有助于提升系统的内聚性并减少外部依赖的影响。 ##### (2) **异步编程支持** FastAPI 内置对 Python `asyncio` 的全面支持,因此应当充分利用这一点以提高程序性能。特别是在 I/O 密集型操作场景下(如数据库查询或远程 API 调用),使用协程可以显著改善吞吐量。 示例代码如下: ```python from fastapi import Depends, FastAPI import asyncio app = FastAPI() @app.get("/example/") async def example(): await asyncio.sleep(1) # Simulate an async operation return {"message": "Operation completed"} ``` ##### (3) **ORM 整合** 对于持久化存储的需求,推荐搭配 SQLAlchemy 或 Tortoise ORM 来完成对象关系映射任务。其中前者提供了更灵活的功能选项以及更好的社区生态支持;而后者则更加轻量化且专为 ASGI 应用定制。 --- #### 3. **微服务架构下的优化策略** 当单体应用逐渐演变为分布式系统时,则需考虑如何进一步增强整体效率及稳定性。下面列举了几种常用的技术手段及其应用场景说明: - **HTTP 协议调优** 对 RESTful 接口实施缓存机制、压缩传输等方式降低网络延迟影响[^3]。 - **gRPC 实现低延时通讯** 如果存在大量内部服务交互需求的话,那么选用二进制序列化的 gRPC 将成为不错的选择之一。 - **消息队列解耦流程** 利用 RabbitMQ/Kafka 等中间件产品把瞬态负载转移到后台执行从而缓解前端压力。 --- #### 4. **容器编排与持续集成部署方案** 最后一步便是要确保整个生命周期内的自动化水平达到预期标准。借助 Docker 容器技术打包镜像再配合 Helm Chart 文件描述集群资源配置详情最终交付给 Kubernetes 平台运行调度即可达成目的。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宥钧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