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iPost 前后端协作开发神器 Postman+Swagger+Mock+Websocket的完美替代品

ApiPost 是什么

ApiPost 的官网地址:https://www.apipost.cn?token=4f13dfb0ecf6000bb94797449466f723

Web 版本的链接:https://console.apipost.cn/register?token=4f13dfb0ecf6000bb94797449466f723

客户端版本的下载地址:https://www.apipost.cn/download.html?token=4f13dfb0ecf6000bb94797449466f723

ApiPost =Postman+Swagger+Mock,前端、后端、测试同时编辑,内容实时同步。

image-20220424192222570

与 Postman 对比

  • 学习成本低

  • 适合国人习惯

  • 快捷文档分享

    接口文档的撰写非常麻烦,很多属于重复工作,效率低下。接口参数填写完毕后,只要在 ApiPost 按下“分享文档”按钮,就会一键自动生成漂亮、规范的文档,并且可以自定义分享有效期及权限

  • 多人实时协作

    针对团队成员间协作不同步,数据保存有冲突,无法追溯变更记录的情况,多人在线协作时,ApiPost 支持数据实时同步,有冲突解决机制,并且可以追溯协作日志

  • 参数库描述

    很多接口往往具有大量相同名称、相同意义的参数,每次手动重复录入,非常耗时、低效。ApiPost 通过自定义参数描述库,可以将大量参数进行预注释,并在输入参数时支持自动填充描述,节省了我们不少重复录入参数描述的时间

  • 调用次数无限

  • 项目接口无限

  • Mock次数无限

自 6.x 版本起,优化了 ApiPost 离线使用的体验,支持未登陆使用 ApiPost 和 弱网或者断网情况下的使用。并不会弹出登陆弹窗。同时还支持 Websocket 测试功能

为什么用 ApiPost

业务提需求 -> 产品定方案 -> 研发做实现 -> 测试验流程

以上四种角色是互联网中一整条产品需求从生产到上线的必要条件,当需求和目标明确后,决定整个需求的交付质量非常重要的一环就是研发到测试,这一个相互制约的角色关系在,只有研发能更靠的提交代码、测试完整的验证流程和细节,才能保证交付质量

背景(S) :怎么来提高代码质量呢?一般我们都会要求研发在开发代码的过程中对接口必须100%覆盖度的编写单元测试,验证自己的代码逻辑。如果最终单元测试覆盖度不足,可以由测试拒绝研发提测

问题(T) :目前很多时候都是研发人员在需求全部完成开发后,人肉的方式把接口信息维护到 CF 文档,再把文档地址交给测试人员进行验证。那如果这个时候发现一些接口问题,反复修改完善代码,就会给测试的工期带来不小的压力,直至导致项目的延期上线

方案(A) :我们希望在研发开发的代码的过程中,每当完成一个接口的开发,就要把接口信息完善到同一的接口调用服务平台上,这样测试人员就可以很清楚的知道,研发提测了多少个接口、每个接口的单测数据如何、所开发的接口也可以提前让前端介入减少等待时间

结果® :最后在一个需求小组(后端、前端、测试),都统一在一个服务 ApiPost 上维护和完善接口文档,既可以在开发过程中就能进行验证,也可以尽快的知晓开发进度,后端、前端、测试三方的配合也更加紧密,从而提升整个交付质量

ApiPost 能干什么

基于不同的程序员角色,ApiPost 能发挥的作用也不同:

帮助后端大佬

  • 接口调试,接口文档巧生成(漂亮、规范、高效)
  • 生成 Mock 数据,提前测试,提高效率
  • ApiPost 提供主流语言代码自动生成

帮助前端大牛

  • 接口文档可浏览,不等后端口相传
  • 接口调试
  • 前端代码自动生成(已支持 NodeJS、Ajax)

帮助测试大神

  • 接口调试直接用
  • 接口自动化测试,程序搞定,我去喝水

研发经理

  • 规范接口文档管理:人在文档在,人走文档还在
  • 提升整体研发团队效率

image-20220424192359224

ApiPost 简单使用

ApiPost 使用文档:https://wiki.apipost.cn/document/00091641-1e36-490d-9caf-3e47cd38bcde

下载

下载地址:https://www.apipost.cn/download.html?token=4f13dfb0ecf6000bb94797449466f723

选择合适的电脑操作系统的安装包下载并安装即可

image-20220423222259339

HTTP 请求

ApiPost 在测试请求接口时,主要注意下面几个部分的参数配置即可:

  • Header 参数

    可以设置或者导入 Header 参数,cookie 也在 Header 进行设置

  • Query 参数

    Query 支持构造 URL 参数,同时支持 RESTful 的 PATH 参数

  • Body 参数

    Body 提供三种类型 form-data / x-www-form-urlencoded / raw ,每种类型提供三种不同的UI界面

    • 当你需要提交表单时,切换到 x-www-form-urlencoded
    • 当你需要提交有文件的表单时,切换到 form-data
    • 当您需要发送JSON对象或者其他对象时,切换到对应的raw类型即可

这里以根据 IP 获取地理信息的测试为例,如

https://ip.taobao.com/outGetIpInfo?accessKey=alibaba-inc&ip=myip
  • 在启动界面点击 接口

    image-20220423224706268

  • 填写请求地址、Query 参数后,点击发送,结课在实时响应中看到请求的结果

    image-20220423224931692

亮点推荐

生成接口文档

我们知道,在前后端协作开发时,接口文档是必须要的。而接口文档的编写任务往往交给后端同学去负责,需要给出接口的各种参数要求以及参考实例等等,非常繁琐。

为了前后端协作便利,很多公司使用 Swagger 作为接口文档生成工具,但是 Swagger 需要在后端模块添加额外的 Swagger 集成代码。而 ApiPost 刚好可以把 Swagger 和 Postman 二者的功能合二为一,对开发者带来极大的便利性!

  • 点击分享文档,如下图所示:

image-20220423225521736

  • 通过链接地址打开后,可以很方便的查看分享的文档,漂亮、规范、高效,并且可以自定义分享有效期及权限

image-20220423225707964

实时协作

针对团队成员间协作不同步,数据保存有冲突,无法追溯变更记录的情况,多人在线协作时,ApiPost 支持数据实时同步,有冲突解决机制,并且可以追溯协作日志。

参数库描述

很多接口往往具有大量相同名称、相同意义的参数,每次手动重复录入,非常耗时、低效。Apipost 通过自定义参数描述库,可以将大量参数进行预注释,并在输入参数时支持自动填充描述,节省了我们不少重复录入参数描述的时间。

  • 在客户端,通过点击右上角的参数描述库功能,在该界面开启智能描述库即可

    image-20220424200700472

  • 添加参数描述,如 ip地址

    这样下次输入参数名 ip 后,会自动带出参数描述

    image-20220424200913103

Websocket 测试

Apipost 6.1 推出了 Websocket 测试功能,这样测试API接口、Websocket协议等一个软件就搞定了。

  • 在启动界面选择 websocket,输入连接地址,点击连接

    当连接成功后,可以看到下方显示连接成功返回的消息,是不是很简便

    image-20220424205040669

使用技巧

响应结果分屏展示

在 ApiPost 5.4 版本后,支持“响应结果分屏展示”,从而提升工作区的空间

image-20220423230228837

精简视图

在 ApiPost 默认视图包含顶部菜单栏和左侧导航栏,5.4版本后,支持“精简视图”模式,隐藏这两个边栏,从而提升工作区的空间。

image-20220423230352422

定位到当前接口

我们可以通过“定位到当前接口”功能快速定位到当前正在编辑的接口所在目录。这对当前项目接口或者目录比较多时,非常有用

image-20220423230530304

统一指定新建接口的method和请求方式

系统默认新建接口的 method 为 POST,请求方式是 form-data。我们可以通过在 菜单-设置 里配置以下两项,来指定新建接口的默认method 等参数

image-20220423230837704

克隆接口/文档

对于一个项目的大部分接口,其请求参数和响应参数有很多雷同之处。我们可以通过克隆功能,快速的新建一个接口,并集成已有接口的已填参数。

image-20220423231016582

总结

除了上面总结的一些常用功能,ApiPost 还支持其他一些功能,比如:

  • 接口回收站

  • 自动生成代码

  • 多人协作管理

  • 项目管理

  • Cookie管理器

  • 预执行脚本和后执行脚本

整体上来看 ApiPost 无论是功能种类方面还是用户体验方面都比之前用的其他软件更具优势,相当于同时把 Postman、Mock、Swagger 的功能压缩为一个开发辅助软件,前端、后端、测试同时编辑,内容实时同步!不得不说,ApiPost 相比于 Postman ,它是一款更懂中国程序员的研发协同工具。

<think>好的,用户之前问了前端工程师需要学习什么,现在又问前后端数据交互和协作。看来他对前端开发有更深入的兴趣,可能想了解全流程或者如何在实际项目中合作。之前的回答已经涵盖了前后端需要学习的技术,所以这次需要更具体地解释协作机制。 首先,用户可能不太清楚前后端的分工,需要明确两者的角色。前端负责展示和用户交互,后端处理数据和业务逻辑。接下来,要介绍常见的交互方式,比如HTTP API、WebSocket,以及具体的技术如RESTful、GraphQL。 然后需要考虑用户的实际应用场景,比如开发一个Web应用时,前后端如何配合。可能需要举例说明请求的流程,从发起请求到接收响应的过程。此外,数据格式如JSON、XML也是重点,用户可能需要知道如何解析和处理这些数据。 安全性方面,用户可能对认证和跨域问题有疑问,所以要提到JWT、CORS。另外,状态管理如Cookie和Session的区别,以及现代应用中的Token机制,都是关键点。 工具和协作部分,用户可能想知道团队如何协同工作,比如使用Swagger管理API文档,Mock数据,以及版本控制的重要性。最后,性能优化和未来趋势可以增加回答的深度,帮助用户了解进一步的学习方向。 需要确保回答结构清晰,逐步引导用户理解整个流程,同时结合之前的回答内容,避免重复但补充新信息。使用示例和实际应用场景能让用户更容易理解,比如登录流程的例子,或者电商网站的数据交互。同时,注意使用中文和技术术语的正确性,保持专业但易懂。</think>前后端之间的数据交互和协作是Web应用开发的核心,主要通过**接口设计**、**数据传输协议**和**通信机制**实现。以下是逐步说明: --- ### 一、前后端分工 1. **前端职责** - 负责用户界面(UI)的渲染、交互逻辑。 - 发送请求获取数据,处理后端返回的结果。 2. **后端职责** - 处理业务逻辑(如用户认证、支付计算)。 - 操作数据库(增删改查),返回结构化数据给前端。 --- ### 二、数据交互的核心方式 #### 1. **HTTP API(最常用)** - **请求-响应模型**:前端通过`fetch`、`axios`等工具发起HTTP请求,后端处理请求后返回JSON/XML格式数据。 - **常用方法**: - `GET`:获取数据(如加载用户信息)。 - `POST`:提交数据(如登录表单)。 - `PUT/PATCH`:更新数据。 - `DELETE`:删除数据。 - **示例流程**: ```javascript // 前端发起请求(以React为例) fetch('/api/user/1', { method: 'GET' }) .then(response => response.json()) .then(data => console.log(data)); // 后端响应(以Node.js/Express为例) app.get('/api/user/:id', (req, res) => { const user = db.findUser(req.params.id); res.json(user); // 返回JSON数据 }); ``` #### 2. **WebSocket(实时双向通信)** - 适用于聊天室、实时推送等场景。 - 前端通过`WebSocket`对象建立连接,后端通过库如`ws`(Node.js)处理消息。 - **示例**: ```javascript // 前端 const socket = new WebSocket('ws://localhost:8080'); socket.onmessage = (event) => { console.log('收到消息:', event.data); }; // 后端(Node.js + ws库) const WebSocket = require('ws'); const wss = new WebSocket.Server({ port: 8080 }); wss.on('connection', (ws) => { ws.send('连接成功!'); }); ``` --- ### 三、接口规范与数据格式 1. **RESTful API设计** - 资源以URL路径表示(如`/api/users`),通过HTTP方法区分操作。 - 状态码标准化: - `200 OK`:成功 - `400 Bad Request`:请求错误 - `401 Unauthorized`:未认证 - `404 Not Found`:资源不存在 2. **数据格式** - **JSON**(主流):轻量、易解析。 ```json { "id": 1, "name": "张三", "email": "[email protected]" } ``` - **XML**(较少使用):适用于复杂数据结构或传统系统。 3. **GraphQL(灵活查询)** - 前端可自定义需要的数据字段,减少冗余传输。 - 示例查询: ```graphql query { user(id: 1) { name email } } ``` --- ### 四、安全与认证 1. **身份验证** - **Cookie + Session**:传统方式,依赖浏览器Cookie存储Session ID。 - **Token(JWT)**:无状态方案,前端在请求头中添加`Authorization: Bearer <token>`。 2. **跨域问题(CORS)** - 后端需配置响应头(如`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 3. **数据安全** - HTTPS加密传输。 - 敏感数据脱敏(如密码哈希存储)。 --- ### 五、协作工具与流程 1. **接口文档** - 使用**Swagger**或**Postman**定义接口规范,前后端同步开发。 2. **Mock数据** - 前端通过`Mock.js`或`json-server`模拟接口数据,不依赖后端环境。 3. **联调与测试** - 使用Postman测试接口,确保数据格式和状态码正确。 4. **版本控制** - 接口版本管理(如`/api/v1/users`),避免兼容性问题。 --- ### 六、常见问题与优化 1. **性能优化** - 减少请求次数(合并API、分页加载)。 - 缓存策略(浏览器缓存、CDN)。 2. **错误处理** - 前端统一拦截错误(如`axios.interceptors`)。 - 后端返回明确错误信息(如`{ code: 500, message: "服务器异常" }`)。 --- ### 七、典型场景示例 **场景:用户登录** 1. 前端提交表单(POST `/api/login`,携带`{ username, password }`)。 2. 后端验证用户信息,生成JWT并返回。 3. 前端存储Token,后续请求携带该Token。 4. 后端通过中间件验证Token有效性。 --- 通过以上机制,前后端可以高效协作,构建稳定、安全的Web应用。实际开发中需注意**接口约定**、**数据一致性**和**异常处理**的规范化。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郎涯技术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