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657字
「坦白講,一個月前,我已經開始轉移我的美元資產,」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王儷容直言她看淡美國經濟表現。國泰投信首席經濟學家兼副總王誠宏則說,美元指數跌破100,「覺得毛毛的」,投資人看線形的術語,這裡叫「頸線」,頸線一破再往掉下去,就挑戰90。
美股跌,美債跌,美元跌,投資人似乎快速的流失對美元資產的信心。
川普錯在哪
1、只一個關稅工具不可能改變經濟架構
美國總統川普扣動對等關稅扳機,全球經濟秩序大亂,川普還放話要聯準會(Fed)主席鮑爾趕快退,實際上,鮑爾任期到2026年5月,在那之前他是不會退的,川普還要鮑爾趕快降息,王儷容說:「很明顯的,川普非常急,因為國債快完蛋了。」今年有9兆多美元到期,其中6兆多在6月到期,美國需要再融資。
她指出,美國現在的經濟模式從19世紀至今,但無法維持下去了,川普要去扭轉這經濟架構,「他有太多的政策目標要達到,政策工具就只是搞關稅,這在經濟學、國際金融研究中,根本是不可能的任務。」「我對美國經濟很悲觀。」
美、中的對壘不是現在才開始,「1990年代,我到WTO(世貿組織)開會,雙方就在對駡。」王儷容說,美國駡中國,說你們要增加消費增加進口,我們才能降低大額逆差;中國駡美國,你們要增加儲蓄,才可能有順差。「當時我就在想,新的經濟模式在美國可能發生嗎?」時至今日,新模式沒有發生,貿易逆差更為擴大。
2、外來投資不是特效藥
美國的經濟架構很難持續,但轉成新的也沒那麼容易。她指出,不管川普的關稅談判怎麼談,他要吸收外來的投資可能會有些成效,只是這不是特效藥,是慢慢的、慢慢的改變,因為有些問題非常非常難改,例如美國工人能不能轉變得像亞洲人那麼勤奮?增加儲蓄好像有一些了,有些在變了。
王誠宏說,川普觸動的有點像潘朵拉的盒子,「美國你咬我順差這一塊,那我也沒有能力去增持美元資產。」
「對等關稅一出爐,大家說好粗暴的一個公式。」王誠宏解釋,逆差做分子,進口量為分母,一除,台灣是64%,因為太粗暴了,再除以2,變32%。什麼意思?「你賣東西到我美國這裡有賺,我要分一半。」所以,「我們是遇到了什麼⋯⋯,蠻橫不講理。」
3、你粗暴亂算 我也無力挺美元資產
「大家可以來跟我(川普)談。可以除以4、除以5⋯⋯」王誠宏說,但10%是地板價,不能再低了。
這觸動敏感的神經。王誠宏這麼描述:「咱們家努力賺外匯,咱們也是美元資產最忠誠的擁有者和持有者。」「你叫我不要賺、要分我的利潤,那持有者的來源就慢慢變少。」
剛好又碰上一個大的變化,就在過年期間DeepSeek出世。王誠宏說:「它挑戰了很重要的東西—AI獨占的定價力。」
他指出,這波景氣周期的引擎是科技,尤其是AI,AI的東西蠻獨占的,訂價高,收費也高,相關企業獲利高、本益比高、股價高,也不太害怕景氣循環。
當大家有獨占的定價力被侵蝕的感覺,王誠宏說,於是就問個問題:科技主導的景氣周期最好的情況是不是已經過去了?最高的獲利、最高成長的動能是不是已經過去了?
因此,今年以來,美股跌得比其他國家慘,台股和美股連動。王誠宏指出,這變化倒和川普沒什麼關係。
美國金融情勢讓投資界「覺得不舒服」,王誠宏指出,怎麼最保險的美國公債,長天期的殖利率一直要往上;美元指數往下來到頸線;美國股市跌得比別人都慘,「覺得不舒服是真怕美元出問題。」
美國經濟會不會崩 要看各國談判結果
「美國經濟會不會衰退?看市場參與者動向。」政治大學經濟學系教授徐士勛說,密切關注美國的製造業PMI(採購經理人指數)和消費者信心指數。
政策面首要關注關稅談判結果,王誠宏說,如果日本或中國,能夠和川普談出一個範本,後來的人比照,能把「不確定性」確定下來,比較可以穩定軍心。
中經院院長連賢明指出,中經院預估我們的對等關稅可能落在15%到20%。為什麼最低是15%?是從稅收彌補估算的,川普的四年期減稅方案將短少稅收約2兆多美元,每年需填補5,000億美元,美國一年進口約3.3兆美元,關稅稅率須15%才能達成。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