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808字
今年來國際股市走勢震盪,然陸股相對平穩,上證指數今年來至4月23日僅下跌1.6%,相較其他市場抗跌。投信法人認為,短期來看,陸股已消化關稅戰利空擾動,又有政策托底、經濟韌性十足,陸股後市有望震盪走升,建議透過定時定額投資陸股基金,參與價值抬升機會。
日盛中國內需動力基金經理人蔡宗和指出,美國實施關稅政策力度遠超預期,擾動全球貿易秩序,加劇全球經濟放緩風險,不過,從近期陸股表現,可以看出中國資產的相對韌性。
原因除中國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將「人工智慧+」寫入年度重點任務,明確支援大模型、智慧終端機、智慧製造裝備等領域的發展之外,還有四個有利條件,其一是通膨低位為貨幣寬鬆和財政刺激提供了更大操作空間,其次是將擴大內需訂為2024年底經濟工作會議以及2025年3月兩會明確的首要任務,第三,私人部門信心逐步企穩,第四,人工智慧(AI)與機器人產業加速落地,創新消費和投資需求,因為這四個有利條件,將為內需政策的持續落地奠定基礎。
蔡宗和再就價值面分析,股債收益差是衡量股票相對於債券的CP值,計算方式是用債券殖利率減去股息殖利率,數字愈小表示投資股票愈划算,反之亦然。
目前A股的股債收益差又回到前低,也降至三年滾動平均值往下2個標準差,顯示股市的投資價值再浮現,加上擴內需政策持續落地,有望挹注陸股走升動能。
產業方面可將焦點放在資訊科技、高端消費為主,長期成長空間大的板塊,例如AI眼鏡、機器人、潮玩等可同步留意,此外,短期有機會的黃金相關板塊亦可關注。
第一金中國世紀基金經理人張帆認為,美中兩大國進行政治角力,陸股後市仍待觀察,高關稅壓力可能使得美中兩地貿易量會出現減少,短期中國經濟仍可能受到1%至2%衝擊,長期則觀察失業率、外匯順差的變化等影響。
不過,藉由外部壓力,若能帶來中國更大的改革推力,對中國長期發展也可能是正面助益,陸股具備高波動特性,可採取定期定額方式,降低大幅波動影響,同時把握改革後股市成長動能。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