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蠢症可能真的是一种病
原创
水木丁
水木丁
01
现在大家网上看到别人特别蠢的言行,常常会说,我厌蠢症都要犯了。
我偶尔也会说,但属实不多,主要是我觉得自己也不属于绝顶聪明的人,中人之资,这世界上比我聪明的人有的是,不过比我蠢的人也很多。要世界上没有比我蠢的人存在,那才是最可怕的事。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我当过老师,见过各种学生和家长。聪明的,一点就会的孩子谁都喜欢。但是你要是只能接受聪明的孩子的话,那你就根本就不用干这一行了。
02
当年我对学生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你们不会,不明白很正常,所以你们才来学校学习呀,要是你们什么都会,还需要老师干吗。
《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开头是这样的:“每当你想批评别人的时候,要记住,这世上并不是所有人,都有你拥有的那些优势。”
小时候读,觉得这是对他人抱持着仁慈和谦逊,但是长大之后,才发现这句话真的很有智慧,因为他其实也是一种自我保护。
03
这个世界上本来就是正态分布的,任何一个社会,集体,都会有佼佼者,有中不溜随大流的,也有笨人。而且哪怕是聪明人,也会有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的时候。
所以我们的孩子,学生,伴侣,朋友,甚至老板,老师,都可能有很蠢的人……包括我们自己,也都不可能永远不干一点蠢事,从不犯低级错误。
那些所谓极度厌蠢的人,其实潜意识里都会有不允许别人犯错的倾向,认为所有犯错的人都应该被狠狠地羞辱,厌恶和惩罚。
04
在这里要特别说明的一点是,被攻击产生心理防御的厌恶,和这个事这个人跟你自己完全没关系,你却产生了极度厌恶感,非冲上去把人家批评羞辱一番,这二者不是一回事儿。
后者其实可能是一种自我攻击的心理投射。
就是他要求自己必须是绝顶聪明的,完美的,所以不能忍受自己是脆弱的,也不能忍受自己会有愚蠢的犯错。
一旦自己做错事,就会产生自我攻击,自我羞辱。
因此他们为了转移这种自我攻击的情绪,反倒特别容易向外寻找代替的对象,攻击和自己不相干的人。所以极度的厌蠢症,常常和对人苛刻相应出现的。
05
我们在网上遇到的那些,忍受不了别人一点,刻薄话经常脱口而出的人,其实对自己也好不到哪去,人都是先放过自己,才能放过他人的。
厌恶只是一种正常的情绪情感,厌蠢也是一样。需要注意的是你对这种情绪的反应,如果只是单纯地觉得对方给自己添麻烦很烦人,也就罢了。
如果是对陌生的,毫无利益相干的陌生人,带有明显的攻击行为。
而且对方甚至是比自己更弱势的人,比如是一个孩子,老人,你只因为对方犯蠢,做错事,就觉得十恶不赦,忍不住要羞辱对方。
那其实你可能真的要反观一下自身了。
06
很多孩子,从小就是被这种苛刻严格对待的,长大后,即使客观上已经离开了那些苛刻的父母,父母的压迫感,依然内化到了心中。不仅对自己太苛刻了,还会转而攻击他人。
所以这样的孩子,可能终其一生需要学习的是放松,放过自己。笨一点也没关系,做了蠢事也没关系,不聪明也没关系,没有那么完美也没关系。
也许有一天能够放过自己了,也就对别人犯的,和自己不相干的蠢,一笑了之了。
推荐阅读:
是有多爱男人,才会天天骂男人
上篇:
比较一下法国奥运会开幕式和08年北京开幕式
我的课
我的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修改于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轻触阅读原文
水木丁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知道了
微信扫一扫
使用小程序
取消
允许
取消
允许
取消
允许
×
分析
微信扫一扫可打开此内容,
使用完整服务
:
,
,
,
,
,
,
,
,
,
,
,
,
。
视频
小程序
赞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分享
留言
收藏
听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