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几里得算法:数学世界的 “最大公约数” 探寻之旅
在很久很久以前,古希腊的数学家们就像一群好奇的探险家,在数学的奇妙世界里不断探索新的宝藏。其中,有一位名叫欧几里得的超级大神,他不仅长得帅(虽然没人知道他长啥样,但不妨碍我们这么想象),还特别聪明,就像拥有神奇的数学魔法棒,随便一挥就能解决各种难题。
有一天,欧几里得在研究几何图形的时候,发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怎么快速找到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呢?这就好比你有两块不同长度的木板,想要把它们锯成同样长度的小段,而且每段要尽可能长,这个最长的长度就是这两个木板长度的最大公约数。欧几里得开始绞尽脑汁,经过一番苦思冥想,他终于发明了一种神奇的算法,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欧几里得算法,也叫辗转相除法。这个算法一出现,就像数学世界里的一颗璀璨明星,照亮了无数人解决数学问题的道路。
算法原理:神奇的 “除法魔法”
欧几里得算法的原理其实很简单,就像是一场有趣的数学游戏。假如你有两个数,我们就叫它们 “大胖” 和 “小胖”(这样是不是很亲切)。
游戏规则是这样的:用 “大胖” 除以 “小胖”,得到一个余数 “小余”。如果 “小余” 是 0,那就说明 “小胖” 就是 “大胖” 和 “小胖” 的最大公约数,游戏结束,是不是很惊喜!
但如果 “小余” 不是 0,那就把 “小胖” 变成新的 “大胖”,把 “小余” 变成新的 “小胖”,然后继续玩这个除法游戏,直到 “小余” 变成 0 为止。
比如说,“大胖” 是 24,“小胖” 是 18。24 除以 18,商是 1,余数是 6,这时候 “小余” 不是 0,所以把 18 变成新的 “大胖”,6 变成新的 “小胖”。接着 18 除以 6,商是 3,余数是 0,哇,“小余” 变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