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背景
2024年5月,我参加了系统架构设计师考试 ,这是我第二次参加系统架构设计师的考试。
第一次参加系统架构设计师考试是在2023年11月,恰逢教材改版,新教材的知识点太多,且2023年工作真的是非常忙,虽热在坚持执行学习计划,网上找视频、啃教材、刷题,但还是有很多考点都掌握的不到位,案例分析题准备的不充分,学得非常累,考试没有通过。
**大致总结分析了一下没有通过的原因:**一方面,在学习上投入的时间不够,工作很忙,回到家时间也非常有限;另一方面,我认为完全靠自己学习整理考点,还是很有难度的,而且又遇到了教材改革,那么厚一本书,那么多历年考题,哪些是重点要必须掌握的,哪些是可以少花点儿精力的,整理起来非常耗时间,而且确实也没什么头绪。
看到成绩后,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又是论文挂科,本来以为按照论文模板去写就好了,但经过两次考试,发现不行,第一是我的论文没有独特性、实战性,也没有根据论文子题目回应考题;第二就是论文写的不够,在考试的时候需要临时发挥写够2500字还是有难度的,因为下午考了案例分析后,就接着考论文了,精力上是有点损耗的。
二、学习计划
1.重视考试 坚定信心
我做了十多年IT,架构师一直是我的梦想和目标,通过考取架构师认证也是对自己的认可和鼓励。35岁前通过系统架构设计师考试,也是我的目标。去年没有后通过考试,我并没有气馁,反倒更加坚定了信心,2024年一定要通过考试。
2.严格执行学习计划
备考的过程也是一个项目,需要正确的项目管理。
我把计划做成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看视频看书;第二阶段刷题;第三阶段写论文,查漏补缺。
我的计划是按照视频课(自己去B站找)的顺序,细化到每一个章节,记录在Excel上,每天学习1-2个小时,每天更新进度和调整计划,如果特殊情况有偏差,我会及时更新计划,课程进度是严格按照计划执行的。
三、科目学习经验
1.选择题
认真看B站视频课,完成课后作业。刷历年真题,标记错题,把对应的知识点在视频里或者书上找到,多看几遍,一定要弄懂,不能只记答案,不然换个问法又选不出来了。
有舍有得,不要想着全部题都拿下,把时间和精力花在稳定拿分的题上。例如:运筹学的计算题,搞不定就放弃,不要多花时间;英语题,靠吃老本吧,能得几分算几分。网络知识题,历年真题看一看就行了,其它的别研究了,太花时间,考也考不了几分。
2.案例题
自己找的视频课看完之后,根据考试大纲和自己刷题的经验,知道知识点范围,让背的就乖乖背,别那么多理由,考的时候你就知道了。我的方法是自己多编一些顺口溜,比如RUP的“不用使劲记”这种,非常好记,借鉴这个方法,我觉得自己编的自己可能记得更快。
刷历年真题,动手把自己的答案写出来,然后和参考答案做比对,案例题的答案不是固定的,答到得分点就能拿分,也可以参考一下AI工具给的答案,比如文心一言、豆包、Kimi等。
案例题方面,我认为几个重要的知识点,**软件工程知识点, 方法、过程、工具。关注AI、物联网等新技术。软件架构知识点,架构风格、架构评估、教材下篇的各种架构。**另外多关注一些架构问题的解决方案,比如今年考了分布式锁的死锁场景,如果平时关注或者用到,回答起来还是比较得心应手的。
3.论文
论文方面,我第一次没过,第二次过了,但是分数不高,我的行文水平很差。我觉得重要是学习论文框架以及学会使用论文框架,**关键就是一定要动手写,多写几篇就找到感觉了,**一千多字都是可以事先准备好的,另外,一定要自己拿历年真题的题目去多写写。
四、总结
以上简单分享了一下我的一些经验和心得,希望能对后来的考生一点点帮助!也真诚的希望各位考生顺利上岸!自己下一步计划我将打算撸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和系统规划与管理师。
总的经验来说:
- 一定要看考纲和官方教材,切记
- 一定要形成自己的笔记,建议是知识图谱,更方便构建树形知识体系;
- 建议来两轮,第一轮快速浏览,建立整体脉络,梳理一个大的知识树目录,知晓各个知识点的细分大概有哪些;第二轮就是掌握重点和细节内容,丰富知识图谱的内容;
- 不建议仅通过刷历年的真题去学习这部分的内容,刷题更多是点上的知识,很难串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刷题仅仅是为了练习考试的感觉。
五、干货分享
网盘链接地址:https://pan.quark.cn/s/467ae7f71d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