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云原生 和 边缘计算
云原生和边缘计算这两个名词都是比较新的,在这里我们先来大致了解一下它们是干嘛的。
首先从万物互联的概念提出,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当然其中主要是以5g技术的日益发展作为爆发点,可以毫无疑问的说,我们现在已经迈进了万物互联的时代,在万物互联时代我们将会面临到新的技术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是海量设备管理问题,然后是带宽瓶颈问题,安全性问题,计算可靠性问题以及数据实时性问题。
下面我们就来进一步了解一下这些问题是如何产生的。
首先是海量设备的管理问题。
根据前思科公司某研究员的估算,每秒大概是有100多台的物联网设备接入到互联网,物联网的设备快速增长的背景下,将会产生海量的设备需要管理,那么就会面临海量设备的管理问题,同时由于设备增多,数据的交互频率就会大幅提高,那么随之而来的就是带宽的瓶颈问题。
由于设备产生的数据通过网络进行传输,也将面临数据的安全性问题。计算的可靠性问题产生的原因在于在海量设备下云端进行统一管理,由云端来承担所有的计算压力。而实际的情况下就是云端的计算资源总是有限的,当计算请求过多过大的时候,这个时候云端的资源不够的情况下,计算的可靠性是难以得到保证的。
然后下一个数据的实时性问题,它产生的原因就在于例如我们带宽不够,那么就会产生数据的延迟。还有就是当云端的计算资源不够的情况下,再向云端发起请求,那么就要很久才能得到云端的响应,这个时候数据的实质性也得不到保证。
而这些看似令人非常头大的问题,都能够通过边缘计算得到很好的解决。
边缘计算顾名思义就是在边缘侧完成计算,让计算离数据的源头更近。随着物联网的不断发展,边缘计算已经成为万物互联时代的基本要求,更是前景无限的热门技术。下面我们来进一步看一下目前边缘计算的解决方案。
总体而言,边缘计算目前分为两个大的类别,分别是传统的边缘计算和具有云原生特性的边缘计算。
传统的边缘计算就是我们需要远程进入到边缘的节点,然后将应用直接在边缘节点上,以二进制的方式运行。
云原生特性的边缘计算就是应用以容器的方式运行,由云端进行统一的编排部署。在实际的生产过程当中,对于有边缘计算需求的企业来说,80%乃至以上的都会选择云原生特性的边缘计算。那么云原生特性的边缘计算它的优势在哪里?
我们接着往后看。我们用到的云原生技术以k8s为例,多个节点包括Master的节点以及Worker节点,都在同一个网络层面上,这个是将云原生技术应用于公有云或者是私有云的产品。
云原生 技术还可以在混合云的场景下应用,就是公有云和私有云混合在一起的场景。
这种场景下就是咱们要讲到的具有云原生特性的边缘计算。这种场景下,Master的节点以及Worker节点它们不在同一个网络层面,
Worker节点就是在边缘侧提供边缘计算服务,网络只能由边缘社向云端单向访问。
我在学习中,使用的是KubeEdge框架